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

时间:2006-12-20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作者:

                         表1     近期我国用水构成

年份

用水总量(亿m3

用水量构成(%

农业

工业

生活

总计

农业

工业

生活

1997

3920

1121

525

5566

70.5

20.1

9.4

1998

3766

1126

543

5435

69.3

20.7

10.0

1999

3869

1157

565

5591

69.2

20.7

10.1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水资源公报

由上表可明显看出,自1997年后,我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重基本保持在7:2:1的水平,考虑到近期我国供水量不会有过大增长,这一比例还将维持一定时间。我国农业用水将基本控制在4000亿m3左右,后续增加水量将主要用于工业和生活,农业用水的比重其发展态势是逐渐降低,但与供水量的增加关系密切。预计到2030年可供水量达到6640亿m3时,按农业用水4000亿m3考虑,农业用水比重可降低到60%。

二、节水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节水虽得到高度重视,但行业之间协调不力,缺乏整体思路

   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水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节水灌溉当作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已写进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与此同时,国家对节水,尤其是节水农业等也投入了大力的资金,包括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试验示范、工程建设等,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就目前实际运做看,似缺乏整体思路。具体表现在,就节水农业来讲,缺乏整体的技术布局,尤其是和区域以及作物结合起来,实际状况是为了节水而节水,往往是什么技术节水效益好就首选哪项技术,而不考虑国情、区情,甚至投资与效益。这种现象在县一级最为普遍,如某市投资200多万元,搞了3000多亩移动式喷灌工程灌溉草场,但运行过程问题频多,一是节水效益不明显;二是能耗过大,政府甚至计划将其改为管道灌溉。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不是技术本身有问题,而是技术的管理与灌溉的技术适宜性出了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再于节水农业的发展尚缺乏统一的思路,也就是说节水农业到底应该如何搞?应用什么样的技术,尤其是不同区域,作物种类等。这是我国目前节水农业发展的最大难点,加之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尤其是农业技术与节水技术的实质性结合仍存在缺憾,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此外,节水本身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节水农业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是一种普遍现象,要缓解这一现象,不能仅仅依靠农业节水,各行各业均要树立节水意识,因此,从总的思路上来考虑,应该是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均要实施节水,但目前我们的节水从农业、工业、生活节水三方面综合考虑还没有统一思路。由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分属不同行业管理,行业之间难以协调,既使农业用水,也因行业之间关系。水利与农业措施也未得到很好的综合,致使节水工作国家尚缺乏总体思路。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1 >>] 下一页 共11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