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

时间:2006-12-20 来源:(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作者:

2、节水虽有一定科学积累,但未形成整体优势,甚至有些方面科研滞后于生产,急待提升。

  我们国家在节水技术方面还是有比较雄厚的科学积累,尤其是在灌溉的理论研究方面,包括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的传输理论,甚至在国际上还处于领先地区,也有比较成熟的实用技术,并在生产中已经推广应用。但从技术本身来看,我们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单项技术相对成熟,但未形成技术体系,综合技术水平较低;二是实用技术相对成熟,但高新技术研究薄弱。具体表现在,我们所研究的任何一项技术,就其技术本身来讲,似乎都很有效益,也相对较为成熟,但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就不是那么回事,往往与实验结果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单项技术未进行综合,未发挥出整体优势。如在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中,往往人们重视节水灌溉技术,而忽视农艺技术,虽然我们省水了,但由于耕作管理不善,往往并未产生出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目前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实用技术相对成熟,尽管还未形成综合技术体系,但仍可以在生产中应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仍在不断提升,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恰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例如,污水利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在节水中的应用等。甚至在有些方面我们的研究还滞后于生产。例如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绿地保护地的灌水方法与技术,甚至雨水利用技术等。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并大规模展开,但尚有许多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

3、管理水平落后,缺乏用水标准

   管理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确保技术规范化实施,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效益的发挥[5],管理又直接与技术规范、标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今为至,在节水农业方面,我们虽然有了一些技术规范和标准,但大多为工程技术方面,对于农艺技术、管理技术方面仍几乎是空白。事实上管理方面有好多科学问题与技术问题,如水资源的科学调配,合理的用水量及其用水时期,用水标准等,上述问题的实施,首先需要解决信息采集问题,但关于量水技术.即用水量信息的采集技术仍未很好解决.不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内部的用水标准也未建立,这严重影响了我国节水工作的实施。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页 共11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