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日益紧缺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甚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6.2万亿m3,除通过土壤水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按1997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220m3,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低到1760m3。按国际上一般承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700m3的为用水紧张国家。因此,未来我国整体上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南北相差悬殊。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5%,却拥有占全国80.9%的水资源总量,长江以北地区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拥有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1%。既使在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土地资源也极不相配。黄河、海河、淮河三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占32%,而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水资源量约500m3,耕地亩均水资源少于400m3,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耕地占5.6%,人口占2.1%,GDP占1.8%,水资源量占4.8%,该地区属干旱区,但因人口稀少,人均水资源量约5200m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1600m3。据统计,1997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为19.9%,而黄河流域超过50%,海河流域接近80%,已经超过40%的水危机标准。因此,我国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严重的水危机状态,水的问题到了不得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地步。
尽管我们国家水资源如此紧张,但我们的用水效率又极其低下,用水浪费现象更是普遍存在。我国目前的用水量和美国相等,但GDP仅为美国的1/8,全国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4左右,而先进国家为0.7~0.8;1997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36m3,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据统计为30%~40%,实际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全国多数城市用水器具与自来水管网的浪费损失率估计在20%以上。以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9%的耕地资源,保障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荣的壮举。面对21世纪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的水资源能否支持将来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能否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以为荣的壮举能否可持续等,一直是党和政府,乃至全国人民非常关心的大事,为此,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党和政府时常关注,目前达成共识的观点则是中国非走节水道路不可,否则,将很难维持可持续发展。到底中国的节水应该如何搞?我们认为目前还未达成共识,这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不利,作为一个从事水科学研究,尤其是从事节水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很有必要,也很有责任就此问题开展研究,并向国家决策提供有关参考依据。以下就是关于中国节水战略问题我们所做的一些思考,以期为国家的节水事业能提供一些依据。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