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节水,亮点多多,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但从长远来看,我市是一个水资源短缺城市,城市节水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水资源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水源与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很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第二,雨水、中水的利用仍然是节水工作的难点,中水管道的建设与城市建设不能同步进行,雨水污水分流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使再生水的回用难以实施,洒马路、浇花草、浇树、洗车等相当一部分还用新鲜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污水处理厂难以实现良性运行。三是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四到位”制度还没有落到实处。
要使我市实现2010年用水量不超过22亿立方米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我市节水的一个个亮点要珍惜,要发扬,要大力推广,做到亮一片,亮全市。同时,要切实将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落到实处,从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逐层把关,使节水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使用。要严把核准关,对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一般不予审批立项建设,以水定产、定发展规模。其次,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中水利用步伐,争取2007年市区再建设4个污水处理厂,使污水处理率达到70%,通过经济杠杆促进中水回用,使回用率达到50%。2010年前,各区、县务必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使污水处理率达到60%,回用率达到30%以上。
西安节水型社会轮廓初现,而节水型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还需要各行各业、每家每户在节水措施上动脑子,想办法。可以这样说,居民家庭全部采用中水冲厕所之日,便是西安节水型社会建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