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发展农业,节水是必经之路
节水农业是以节约农业用水为中心的农业,其核心是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适宜的农业技术和用水管理方法,充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集高产、高效、优质、节水、低耗为一体的高效节水型农业持续发展体系。它是一项覆盖水利、农业、环保、气象、农机等多种自然学科和有关社会学科的开放、模糊的系统工程。
农用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降水和净化回用的各种污水等。具体的讲,节水农业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土壤水和降水,合理利用地表水,限量开发地下水,有选择的利用回用劣质水,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为农业增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目前节水农业主要体现在引用先进的田间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输配水技术,先进的管理控制技术,开发利用多种水源,等方面。
2.1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在指在从水源引水到田间灌水这两个过程中所采取的节水方法。这两个环节虽不与农作物吸收和消耗水分的过程直接发生关系,但因其中节水潜力比较大,所以应视为节水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田间灌溉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灌水均匀度和田间水量损失的大小。目前我国应用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技术,同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原则上可用于任何地形,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可人为控制灌水量,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不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因此比地面灌溉可节水30%~50%,增产20%~30%,且灌溉均匀、质量高,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减少占地,能扩大播种面积10%~30%,并能调节田间小气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以及对某些作物病虫害起防治作用、有利于实现灌溉机械化、自动化等优点。目前,轻小型喷灌机、移动管式喷灌、卷盘式灌机和大型喷灌机的应用在我国比较普遍。不过喷灌要求有一定的机械设备和动力,投资较大,技术也比较复杂,应量力而行。
微灌技术,包括微喷灌和滴灌技术。可根据作物情况进行全部或局部湿润灌溉,因为其一般只湿润作物根系附近的一部分土壤,因此更加节水,一般比喷灌省水15%~20%,且比喷灌能耗低、灌水均匀,水肥同步,有利于作物生长、适应性强,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土壤入渗特性调节灌水速度、增产40%以上、能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近年来在我国西部地区,广大科研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将滴灌和覆膜技术相结合,形成膜下滴灌技术,不仅灌溉用水量更少,投资费用少,加上地膜覆盖,水分蒸发更少,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实现了浇水、施肥一体化和可控化,是一种节水增效的农田灌溉技术。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