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地面灌水技术,包括平整土地、畦田规格优化技术,波涌灌溉技术及膜上灌溉技术等。地面灌溉是最古老的灌溉方法,但如果加以适当改进,灌溉效率可大大提高。一般情况下,土地平整程度越好,田间灌水有效利用率会更高。而畦田“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的“三改”畦灌技术和控制灌水时改水成数的方法均可有效的节省水量。波涌灌溉(surge
irrigation)是一项较新的灌水方法,通过间歇性灌水的方法可大大提高地面灌溉系统的效率,波涌灌溉(包括波涌沟灌和波涌畦灌)可节水10%-30%,灌溉效率平均提高50%-70%。
农艺节水技术,包括水肥综合管理、蓄水保墒、推广抗旱优良品种、秸秆地膜覆盖、使用化学控制保水技术、深松蓄水等。其中秸秆覆盖一般多采用麦秆和玉米秸秆进行覆盖,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还能防止地表板结,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改善土壤的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水稻控制技术的改进,如在江苏等地推广的“薄、浅、湿、晒”种植方式相比传统漫灌每亩可节水100m3,增产25kg;我国常用的化学控制保水剂按其用途可分为种子抗旱制剂、作物蒸腾抑制剂、土壤保墒增湿剂和保水剂等,在采取工程节水灌溉措施的同时配合使用化学制剂可起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2.2
改进传统的输配水技术
渠道是灌区输水的通道,传统的土渠引水,在从水源地田间地头的过程中水量损失是巨大的,我国渠道总长度300多公里,其中土渠占80%,土渠的渠系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左右。我国每年因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水量高达1500亿m3,相当于三条黄河的年水量。采取渠道防渗措施或利用管道输配水可大大在这一过程中的水量损失。
渠系配套及衬砌防渗技术。渠道防渗技术是我国应用推广面积较大的一项技术,据统计,我国防渗渠道衬砌总长度55万km,占渠道总长度的18%,控制面积0.1hm2。近几年防渗渠道更是以5万km/年的速度递增。与土渠相比,混凝土护面可减少渗漏损失80%-90%,浆砌石衬砌可减少67%-70%。塑料薄膜或土工布复合防渗可减少90%以上。而近几年推广的混凝土U型渠槽不仅防渗还可提高渠道流速和输沙能力。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