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目的在于合理配置水资源,有效解决各种水问题,主要方向是加强流域统一管理和推进城市水务管理。
要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及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出发,探索水的管理体制。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客观上要求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因此必须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科学利用,搞好水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用水户之间的优化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是否有利于有效解决我国的水问题,有利于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标准。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导致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污水处理回用的局面。水源调度与城镇供水不相衔接,地表水与地下水不能统筹兼顾,河道管理与水源地保护相分离,水质管理与水量管理相分离。因此难以统筹解决防洪减灾、城乡供水、防治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不能依据水资源的总体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由于对水源、供水、排水、治污、中水回用等环节分割管理,因此难以制定配套的管理法规,难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水价格体系,难以建立规范的水市场,也就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由于多部门管理,造成工作交叉、职能重叠、政出多门,形成互相扯皮、责任不清、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另外,我国现行的流域管理体制比较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为流域管理主体的流域机构权威性不够。
按照水的特点和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水问题,总结国内外先进的水资源管理经验,把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为:一是强化水资源的流域统一管理。主要是强化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加强监督与协调,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二是积极研究和推进区域范围内的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一个部门对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符合客观规律,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有利于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水行政机构。
近年来,流域机构在加强流域规划、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加强协调与监督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流域机构的内部改革正在积极推进。在水务改革方面,上海市、深圳市以及呼和浩特、包头、承德、齐齐哈尔、本溪等大批大中城市和众多的县市成立了水务局,通过实践,水务体制的先进性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水务体制改革已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