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节水工作仍存在以下十不够:一是节水理论不够清晰;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三是节水规划不够系统;四是节水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五是节水法律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六是节水市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七是节水的科技进步不够及时;八是节水管理体制不够集中有力;九是节水投入不够大;十是节水宣传不够科学。大多数方面都是“很不够”。目前,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节水高度重视。“节水”已经开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但在社会上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状态,在政府部门间还没有形成合力。
一、国家节水政策及目标
学习各级领导指示,汇总多方面意见,“十五”期间我国国家节水政策及目标应如下:
根据水权理论和经济发展制定分行业、分地区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以逐步接近国际平均水平为总目标,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主要行业用水目标为:至2010年,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农业用水实现零增长(水利部提出),总用水量控制在3700亿吨左右;工业节水在保证工业增加值年增长10%左右的前提下,取水量增长控制在1.2%以下(国家经贸委提出),总用水量控制在1300亿吨以下;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包括第三产业和城市环境的大生活用水)不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经商建设部),即人均用量不超过130吨/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总用水量控制在1000亿吨以下;生态用水也要节约,要科学地、逐渐地恢复蜕变严重的重要生态系统如黄河、塔里木河和黑河等,不断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益(正与国土资源部、林业部、环保总局研讨),总用水量逐步提高到1000亿吨左右。
总体目标为:至2015年,年用水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下,约占水资源总量2.8亿立方米的1/4,符合国际用水标准。考虑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极不均匀性,不宜高于上述比例。全国形成稳定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现代化用水结构,第一产业用水占52%左右,第二产业为18%左右,生活用水15%左右,人工生态用水15%左右。
地区重点是:北方地区的节水重点在于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的节水重点是提高生态用水的生态效益,粮食主产区的节水重点是提高经济效益,南方地区的节水重点是促进污染防治。
在新世纪,建立节水防污社会的总政策为:要做到“六高、两低、两合理”。“六高”就是提高全民节水意识,适时、适地、适度地提高水价,提高用水的重复率(包括中水回用),提高用水的生态效益率,提高节水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用水的传输效率;“两低”就是降低用水造成的污染率,降低用水造成的水资源蜕化率;“两合理”就是制订合理的行业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定额,建立地区与行业合理用水结构以保证全国水资源供需平衡。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