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水现状水平和效果
近年来,我国节水水平不断提高,由于节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用水效率迅速提高。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万元GDP取水量从1980年的3501m3,下降到2000年的579m3,2004年为406m3,用水效率是1980年的8.6倍;除火核电外的一般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从1980年的783m3,下降到2000年的210m3,2004年约为125m3,一般工业的用水效率是1980年的6.3倍,比2000年提高了68%。由于用水效率的逐年提高,2000~2004年全国共节约用水3021亿m3。
2、有效控制了用水总量
我国1949年用水总量1031亿m3,1957年增长到2045亿m3,年均增长8.9%;
1990年增长到5411亿m3,年均增长3.0%;
1990年以后用水量呈缓慢波动增长态势,2000年用水总量为5498亿m3,2004年用水总量为5545亿m3。
由于加大了节约用水工作的力度,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年用水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1998~2004年,GDP增长了72%,年递增率高于9%,而用水量仅增加2%,年递增率为0.33%。
3、农业节水初见成效
农业用水比例最大,1980年用水量3699亿m3,占总用水83%。我国历来都很重视农业节水工作,近年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普及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九五”以来,组织实施了600个节水增产(增效)重点县、在全国255个大型灌区开展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建设了近1000个节水灌溉示范项目、12个节水灌溉示范市建设,仅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就新增节水灌溉工程1.43亿亩,形成了110亿m3的节水能力,在2.5亿亩农田中推广了各种形式的非工程节水技术措施。2004年农业用水量3684亿m3,占总用水比例下降到66.5%,实现了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负增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提高了农业抗旱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0年我国农田灌溉亩均实际灌水量583m3,1993年为531m3,2000年我国农田实际灌溉面积72400万亩,亩均实际灌水量479m3(其中河南、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和重庆低于300m3,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比1980年下降了104
m3,年节水729亿m3;与1993年相比,亩均实际灌水量下降了52m3,年节水376亿m3;粮食总产量比1980年增加近60%,用水量下降了3.2%。
4、工业节水成效显著,取水量趋于微增长
我国工业节水从1980年开始,1980年全国工业取水量457亿m3。1980~1997年,逐步实行节水改造,取得初步节水效果,从1997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节水当作革命性措施来抓,由于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节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1983年的18%,提高到2000年的53%,2004年约60%。在工业高速发展,年递增率超过10%的情况下,1980~1997年工业取水年递增率从1980年前的10%,下降到5.4%,1997~1999年下降到1.68%,1999~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1.16%,其中2000年负增长。2004年全国工业取水量1228亿m3。
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从1980年的2288m3下降到2000年的288m3,2004年170m3。由于工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全国工业共节约用水约811亿m3。
5、生活节水力度加大
目前全国所有城市和绝大部分市镇都普遍推广了节水器具,自2000年以后,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了节水器具,同时实行了计量收取水费办法,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费制。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天津等还实施了一些严格的取水定额管理措施,实行计划取水、超计划加价的办法,推广中水回用。由于广泛进行了节水宣传,采用了节水器具和中水回用,在人们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全国城镇年节水约为38亿m3。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