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节水不能在等待

时间:2006-12-26 来源: 作者:

    当我们拧开水龙头,在“哗哗”的水声中享受着无色无味的液体给我们带来的清凉与干净时;当我们在大自然中徜徉,为山水美景所陶醉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将会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些什么?

缺水,面临危机

  对于去年夏天的酷热和大旱,人们仍记忆犹新。松花江断航,承德避暑山庄无水,天津被迫实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

  干旱使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全国有 18 个省(区、市)的 620 座城镇缺水,300 多座城镇被迫限水,影响人口达 2600 万人。

  水资源的短缺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工业损失巨大,据统计,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 2300 亿元人民币。农业损失惨重,每年因为缺水而导致粮食大幅减产。城市生活用水短缺,许多城市限额用水;农村饮水发生困难,目前仍有 4300 万人没有解决饮水问题。缺水还导致严重的生态问题,由于超采地下水,华北平原已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下复合漏斗区,并引发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海水入侵,当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此外,由于缺水还引发了多处水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朱镕基总理曾指出:“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在强调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同时,把节水和保护水资源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非常必要。”

浪费,触目惊心

  在地球上 10 种现存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海洋、能源、森林、水、草地、物种、气候、旅游)中,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最活跃和影响最广泛的因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而,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在 20 世纪后半期越来越被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按照国际上确立的人均占有水量 2000 立方米即处于严重缺水边缘这一标准衡量,我国就有 16 个省(区、市)在此标准线以下,也就是说,我国国土面积的 30%、人口面积的 60% 处于缺水状态。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区域性和不可替代性,我们在水资源问题上将承受巨大的压力。而水质性缺水,严重而普遍的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一方面,水资源短缺严重;另一方面,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惊人。

  浪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配给型浪费。以缺水著称的西北地区,人均年用水量 850 立方米,比全国人均用水量几乎高出 1 倍。循着黄河上溯,甘肃、宁夏、内蒙古这些历史悠久的引黄灌区在重复着悠久的灌溉方式:土渠输水、大水漫灌,近 50% 的水资源损失于蒸发和渗漏之中。

  生产型浪费。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环节。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 60% 左右,而日、美、德的利用率已达到 90% 以上,他们还在向零排放努力。

  消费型浪费。据估计,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 6 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 20 吨水,全国以 12 亿人口、上亿个家庭计算,一个月要流掉、漏掉的水……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节水不能在等待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