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支出压力分析

时间:2006-12-26 来源: 作者: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维系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在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以及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今天,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更是一项具有突出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然而,我们务必看到,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加大直接的投入,还需要从完善政策、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切入解决问题,引导企业、居民、社会节约用水。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水资源利用面临的突出矛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目标

  (一)当前经济社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突出矛盾: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并存

  我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且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北方地区人均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我国每年缺水量约300亿~400亿立方米,每年工业产值因缺水损失2300亿元,耕地每年因旱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城市、工业年缺水近60亿立方米。在广大农村,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亿多人。全国农田受旱面积年均3亿亩左右,平均每年减产粮食280多亿公斤。一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因水体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许多城市水源污染严重,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预测,我国人口在203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立方米,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预计届时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立方米,而全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9000亿立方米,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很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不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结构型、生产型和消费型浪费。2002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37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2003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448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4.5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发达国家为0.7~0.8。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50%,发达国家已达85%。许多城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16%以上,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此外,每年排放的大量废污水未经过有效处理而不能循环使用,更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需求量将持续上升,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支出压力分析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