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采取经济手段,促进节水目标的实现
经济手段是建设节水型社会非常重要的措施。天津市通过6次调整自来水价格以及采取累进加价、差别水价的政策,使全社会节水意识得到提高,保证了用水计划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重视研究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和水费计收体系。通过水价政策,将用水户的经济利益与节约用水联系起来,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对农业用水、公共场所用水,要完善计量设施,建立科学的水费计收体系。在水价制订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照顾困难群众和弱势产业,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安定。
(五)完善节水工程体系,为实现节水目标创造条件
节水设施的推广应用和节水工程的建设是实现节水目标的必要条件。在天津,正是由于在居民生活小区建设了分质供水系统,再生水的利用才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对农业渠系工程的节水改造和安装地下水用水计量设施,农业用水效率才得到提高。因此,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加强节水工程体系的建设。在节水工程建设中,要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大力推广和运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城乡生活中推广和使用节水器具,开发中水回用技术,充分利用处理后的废污水。对工业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农业要强化节水设施改造,建设用水计量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新的农业耕作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节水工作顺利进行
节水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天津,居民安装节水器具、农业节水改造、企业节水设施建设、节水科研等都需要资金支持。解决节水投入问题,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完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在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时,政府资金不可能大包大揽,应着重突出引导和推动功能,通过对节水设施建设项目的适当补助,吸引社会资金对节水工作进行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鼓励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本报特约评论员:积极实践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工程,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推动。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