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节水型农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时间:2006-12-26 来源: 作者:


   (三)重视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多年来,很多国家都曾一度把节水研究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于喷灌、微灌技术上,而随着能源的紧张,迫使人们又重新重视对常规灌水方法的改进与发展,并创造了许多全新的方法。如绳索控制灌溉、坡地水管灌溉、波涌灌溉、地下浸润灌溉、负压差灌溉、土壤网灌溉、集水灌溉、皿灌、水平畦灌溉等。这些方法在节约灌溉用水方面各有利弊,也各有适合条件。有的已在华北一些地区得以试验和采用,如波涌灌溉技术,今后应继续提高、完善,并配合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加以推广。
   (四)进一步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开拓节水的新途径
  1.制定节水灌溉制度
  今后需继续研究的领域和问题如下:①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各个部分的“水势”和阻力分布规律,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反馈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连续体内水分运移能量和阻力的影响;⑨根据 SPAC水分运移机理,能量平衡和作物本身的自我调节机制建立气孔阻力和叶水势的动态计算模式;⑧研究 SPAC水分运移的热量交换关系,进一步弄清该系统的水热耦合运移机制;④研究多气孔相对蒸腾速率和土壤基质势的关系,找出不同大气蒸发力条件下相对蒸腾速率减少时的临界土水势,为土壤水对植物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依据;⑥研究非充分灌水条件下的根系吸水和土壤水分运动规律,以此来计算灌溉水和作物根系吸水量之间的转化效率,确定最佳灌水定额,以提高水有效利用率,为节水灌溉服务。
  2.重视田问水管理和农民参与
田间水管理是灌溉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田间水管理的好坏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农民的参与。在斯里兰卡 Minipe灌区,农民参与管理一年,下游地区的供水流量就增加了30%。在印度 Pochampad灌区,由于农民们自己建立了管道输水协调委员会,合理调配水量,使灌溉面积扩大了25%一30%。山东省从1980年起在引黄灌区开始实行分级供水,用水计量、按方收费,充分调动了水管部门和群众的两个积极性,提高了水利用率,年节水15.3亿 m3,节电3315万kW.h,节水扩浇394.5万亩,灌溉水利用率1992年比1982年提高了15%。
  3.促进灌溉管理向自动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普遍开始采用计算机、电测、遥感等新技术来加强灌区用水信息采集、加工、进行自动化管理。
  日本于80年代初新建或改建的灌区,大多从渠首到各分水点部安装有遥测、遥控装置。中央管理所集中监测并发布指令,遥控闸门、水泵的启闭,进行分水和配水。
  以色列无论大小灌区,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从而能有效利用水源和能源,与使用计算机前相比,省水节能10%一30%;增产10%左右,节省用于阀门、闸门操作和支管检查等的时间 l一2天。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节水型农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