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创建节水型社会 >> 

都江堰供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时间:2006-12-26 来源: 作者:



  3.完善“两套指标体系”

  切实完善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宏观控制指标,即明确各地区、各行业、各灌区水资源使用权指标(都江堰每年的用水计划)。微观定额指标,即规定社会的每项工作、每一项产品、每亩农田、每户居民的具体用水量要求(都江堰每年的配水定额)。同时要求用行政、工程、经济、科技、法律等综合措施,来保证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的实现,达到节约用水的目标。都江堰供水区的这两套指标体系都有一定基础,但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并抓好落实。宏观控制指标要对初始水权进行刚性约束,微观定额指标要靠继续加快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技术、节水器具,大力推行定量用水,计量收费,大力推行公众参与的民主管理等措施来落实。


  紫坪铺水利枢纽已建成并投入运行,要认真研究制定调度运行方案。必须坚持“电调服从水调”的原则,服从和服务于都江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确保宏观控制指标的落实,为都江堰的永续利用,为供水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4.着力推进“两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两项改革”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保障。一是积极推进水管理体制改革。要改革城乡分割、多“龙”管水的旧体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体制,即水务一体化管理。成都市已撤销市水利局,重新组建了市水务局,将原市水利局的全部职能,将市政公用局承担的城市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管理职能,将市容环境管理局承担的城市河道管理与防汛工作职能,以及其他涉水事务职能全部划入市水务局,实行统一管理。配备了新的领导班子,确定了相应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为四川省树立了水管理体制改革的典范。水管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理顺管理体制,灌区实行公众参与的民主管理。实践证明,建立用水户协会是尊重用水户的民主权利,权责利相统一,调动用水户参与管理积极性的有效组织形式;是加强用水管理和工程维护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有效途径。费改税取消“两工”后,如何组织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为农村的一大难题。农民用水户协会坚持“自管、自用、自己受益、自己维护”的“四自”原则和“定量用水、计量收费”的用水管理办法,明确了用水户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节水、减负、增效,有利于组织调动用水户自觉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维修养护自己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我认为,“一事一议”加农民用水户协会是解决当前组织农民积极参加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好形式、好办法。因此,各地都应积极试点并广泛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是积极推进水价改革。现在的水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水价。水价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理顺水价,建立体现“约束、激励、竞争”三大作用的水价体系,以利促进节水减污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严重,根本原因是水价太低。要扭转福利水、大锅水、低价水的现象,确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实行“总量控制、定量用水、计量收费、超量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防污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上一页 页码:[<< 1 ...3 4 5 6 7 >>] 下一页 共7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都江堰供水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