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市污水也是一种资源,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污水的资源化问题应当提到重要议程,特别是一些缺水城市,应尽快研究污水回用问题。近几年,国家和各地方都加大了水污染的治理力度,特别是“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和滇池)流域地区的治理。对于缺水地区的城市,应当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同时,将污水回用设施建设一并考虑。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经济合理地确定污水回用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处理工艺。要用战略的眼光全面规划和统筹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对于一些工业用水和市政、环境卫生及生态景观等用水,可以利用经处理后的污水。应当在水资源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对远距离调水和污水处理后回用进行一下全面的经济技术比较,更经济合理地利用现有水资源。同时要科学确定供水水源次序,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
5、地下水是相对优质的水源,应当主要以城市生活用水为主,在城市公共供水可以达到的地区,不应当再发展自备水源,应当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自备水的开采量并逐步关闭自备井。对于有地面水可利用的地区,在保证采补平衡的基础上,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或城市第二水源。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的一些城市,应当将地下水的回灌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以城市处理后达标的污水为水源,或者在丰水期将地面水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后回灌到地下,以备于在干旱年份或旱季使用。北方地区应当有计划、有部署地全面启动地下水的回灌工程。
6、要加强节约用水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节约用水的科技水平。要将目前我国城市节约用水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科学节水推进,加强节约用水的科学技术研究,加大节水的科技投人,特别是工业节水的科技投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应当组织研究开发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重夏利用率,降低水的消耗。要进一步加强节水型用水器具的研制和应用,制订标准,强化执行力度。要把好生产、销售、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保证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广泛应用。
7、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工作的宣传力度。要更加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水的忧患意识。除了利用各种媒体、广告、专栏进行宣传外,还可以举办各种形式和各种规模的展览。除举办大型展览外,城市政府可组织企、事业单位,在各个单位和各个社区举办一些小型展览,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目的。同时还应当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增加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内容,使儿童从小就树立起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节约用水不仅是有关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义务,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做好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