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通过野外定点观测试验,分别对HEC(与土混合比例1∶6、1∶8、1∶10)、水泥土、沙兰特油毡、混凝土、塑膜、玻璃丝油毡等6种材料的集流特征、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野外试验共布设9个小区,截至1999年底已获得288场次资料,经初步分析,认为P130是影响该地降雨集流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建立了集流效率E与P130的函数关系式。据分析,塑膜集流效率高达80%以上;同等条件下,沥青玻璃丝油毡集流效率比塑膜高15%,HEC比水泥土高80%左右。为此,我们推荐HEC、沥青玻璃丝油毡、塑膜、沙兰特油毡等4种集流材料,其每平方米造价分别为3~5元、4元、1元及5.5元。而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每平方米造价高达18~30元。
通过上述工作,提出了集雨场规划设计指南。该指南重点论述了规划设计的任务、方法、步骤,并给出了典型集雨工程的设计实例和经济分析。
三、研究存贮雨水的水窖优化结构及其配套的防渗、净化和提水技术
首先,通过野外调研、总结分析以及力学结构计算,提出应大力推广应用的三种水窖形式,即混凝土球形水窖、混凝土薄壳圆柱形水窖及红胶泥水窖,并给出了定型设计图纸,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同时,根据不同作物、不同降雨保证率下的需水量和集水量,确定出蓄水设施的容积。经计算,混凝土球形窖单个容积以20~40m3为宜,混凝土薄壳圆柱形窖以40~60m3为宜,红胶泥水窖以15~40m3为宜。
其次,提出了水窖防渗抗冻技术,即采用15混凝土,抗渗标号选取S4,抗冻指标选取D50的#425以上的水泥等建材,抹面时掺入2%~5%(指占水泥重量)的防渗剂,且窖体设在地面
为确保水窖水质,采取了沉沙与过滤方法,给出了上述设施的定型设计方法,并进行现场观测。水窖水质经分析表明,混凝土窖水的pH值偏高,高达9.7,其主要原因在于水泥中析出CaHo)2所致,但4~5年后,pH均降到7.8以下,可满足灌溉需求。
针对雨水利用特点,利用市场现有的小型汽油机泵,采用软轴连接技术,使其吸程增加4~8m,其扬程为36~42m,该机可配4~7组F-4系列或SW200系列喷头,实施喷灌作业。
四、选配适宜水窖的小型灌水机具,以作物生理需水规律为基础,研究确定该地区主要作物的适宜节灌方法,以及相应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
首先,根据小水源的灌溉特点,选择3种提水机具,即手压泵、汽油泵及潜水泵,并提出相应的灌水技术与方法。对于手动取水,一般宜用地面灌水方式,如点浇等;对于油动取水,可选用滴灌,抗旱坐水种、地膜穴灌及注射灌等灌水方式;对于电动取水,一般应选用喷灌、微灌技术,也可选用高效地面灌水技术,如膜上灌、膜下灌等,但不适宜于选取点浇等灌水方式。
其次,通过对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多次田间小区和控制小区试验,指出定西春小麦需水与降水量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供需矛盾,生育期缺水80~160mm,进行集雨灌溉的需水关键期是拔节期,拔节期适宜的土壤水分下限为60%田间持水量。3年田间灌水试验证明,春小麦在苗期和拔节后期灌水2次,每次10~30m3可增产23%~62%,灌水利用效率达到3.58~4
实验表明,定西半干旱区春小麦、玉米的集雨灌溉,一般年份滴灌1~2次,旱年灌水2~3次为宜,每次水10~20m3为宜。
最后,主要从引种筛选、覆盖、耕种栽培、间作套种和化学节水剂应用,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地膜小麦栽培规程和玉米地膜集雨补灌技术规程,以及各种单项技术措施方案。通过研究,指出定西农田布局适宜“保夏扩秋”,合理调配作物品种;地膜小麦在一般年份增产显著,大旱年分秸秆覆盖的节水增量更优。垄沟地膜玉米亩产可达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