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的总储量平均每年约为280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到2030年,我国“三北”地区的总缺水量将达到3000多亿立方米。调水工程实施中,如果每立方米水需12元人民币,则1000亿立方米的调水量需12000亿元人民币。
在我国研究和探索实施雨水利用,可以缓解供水不足的矛盾,解决水资源短缺。若将我国每年约60000亿立方米的雨水充分利用起来,我国水资源紧缺将得到缓解。
国外在雨水资源利用方面,一些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建成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的特征表现为设备的集成化。从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都拥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日本和德国的建筑师还设计建造出集太阳能和雨水利用为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建筑,这些国家在政策资金全方面均对各地区和用户在雨水利用上给予支持。
我国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区有小型、局部的应用。如山东的长岛县、大连的獐子岛等雨水集流利用工程。大中城市及小区的雨水利用处于研究阶段。2001年国务院批准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现已立项研究,开始在城市采用示范工程进行推广和应用。
对雨水资源的利用途径有水池式蓄水;水渠截流蓄水;堰塘蓄水;湖泊蓄水;雨水渗透间接利用和小区绿地及草坪蓄纳雨水等途径。
关于雨水资源利用的发展可归纳以下四点:
1、制定雨水利用实施的短期(5年、10年)及长远规划(15年乃至50年)。首先重点投资和研究生态和住宅小区的雨水资源利用情况。
2、借鉴外国经验,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及施工验收和技术标准。
3、建立城市和小区雨水资源利用信息库。
4、建立局部地区城市雨水收集研究机构,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立项及实施。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