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会议上获悉,深圳市多年的平均水资源利用量仅5.26亿立方米,每年约有14亿立方米水资源没有利用而白白流失,可供开发的潜力巨大,而通过实施利用雨洪资源,可以达到增加水资源、防洪减灾、减少径流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形成雨洪利用产业五大功效。
我市雨洪资源利用六大优势
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称,深圳水资源短缺,70%的供水依靠境外引水,供水安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根据我市现有供水量分析,2010年深圳市需水缺口为1.8亿立方米,2020年我市需水缺口更高达6.8亿立方米。若计入农业用水及城市河道生态景观用水部分,城市需水缺口将更大。此外,自2000年以来,我市年用水量增长率都在10%以上,城市供水难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开辟第二水源的要求,必须加大雨洪资源、中水资源和海水淡化资源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深圳供水安全。根据国内外雨洪资源利用经验及深圳的发展规划,这其中,我市雨洪资源开发更具条件,更易实施。
水文方面,深圳降水丰富,多年来的平均降雨量1837毫米,多年来平均径流总量也达到了19.37亿立方米,丰水年可达27.58亿立方米,而我市目前的年利用雨洪总量仅5.26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27.2%左右。也就是说,深圳每年有逾14亿立方米的雨洪资源有待开发。
深圳地形地貌多样化,山地多,平原仅占陆地面积的22.1%,山地沟谷纵横,雨洪资源利用条件较好;地质条件,境内风化土层厚,适合建蓄水工程,岩溶发育,是地下水较好的贮存场所;深圳市生态控制线以内面积974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50%,生态控制线以内开发建设受到控制,径流水质均好,可开发作为饮用水源;城区发展规划方面,我市现状建成区面积551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60平方公里,仍有209平方公里有待开发,随着环境改善,面源污染的控制,城区雨洪资源可经处理后作为景观水、市政及生活杂用水;东江流域在汛期具备多饮水、向深圳多供水条件,因此,存贮境外汛期多引的水量可提高我市的供水保证率。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