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
时间:2006-12-04 来源: 作者:
2、居民小区雨水利用技术
德国不但在大面积商业开发区具有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在成规模的居民小区建设中也体现了雨水利用的观念。在德期间,考察团访问了3处居民小区的雨水利用技术。
(1) 柏林市居民小区
这是一私人开发商开发的小区,约有居民1万人。设计雨水利用的标准为5年一遇短历时暴雨。其雨水利用的理念为:屋顶的雨水首先通过雨漏管进入楼寓周围绿地,经过天然土壤渗入地下,若雨水大于土壤的入渗能力,则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道路及停车场的雨水径流直接进入小区的入渗沟或洼地。入渗沟或洼地根据绿地的耐淹水平设计,标准内降水径流可全部入渗,遇超标准降水,则通过溢流系统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该小区已建成3年,观测表明,3年来无径流流失,系统可拦蓄超5年一遇短历时暴雨。
(2) 汉诺威Kronsberg居住小区
Kronsberg居住小区是为2000年汉诺世界威博览会而开发的居民小区,总面积150公顷。博览会期间用于接待参会人员,会后销售给当地居民。该小区是采用全新概念建设的绿色环保小区:能源方面,全部采用太阳能和风能,无外来电力供应;供水方面,首先利用雨水满足灌溉和环境用水需求,不足时采用自来水补充;建筑材料全部采用新型保温隔热环保材料。同时采用节能、节水技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和用水。雨水的利用除采用绿地、入渗沟、洼地等方式外,透水型人行道也被广泛应用,同时,还经过特殊设计,利用贮蓄径流的地下蓄水池与径流进入蓄水池的撞击声模拟海浪的声音,增添了小区的气息。观测证明,小区建成后,径流系数几乎没有增加。
(3) 曼海姆Wallstadt小区
Wallstadt小区位于曼海姆市的东部,总面积19公顷,是一借助雨水利用工程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建小区。曼海姆地区主要风向为由西向东,为使小区建成后不隔断对曼海姆市中心的通风通道,规划在小区中部构造了两条贯穿东西的明渠。这里所有雨水均通过一定造型的地面宽浅式明沟进入明渠。明渠模仿天然河流修建,局部地段兴建涌泉或造型建筑物,渠边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水景观。明渠底部采用防渗处理,以保持稳定的水面,若水量过大,会溢过防渗层渗入地下水。
3、单户家庭雨水利用技术
德国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住房多为独门独户的单户家庭。其雨水利用技术也非常成熟。一般模式是将屋顶雨水通过雨漏管收集,通过分散或集中过滤除去径流中颗粒物质,然后将水引入蓄水池贮蓄,再通过水泵输送至用水单元。一般用于冲洗厕所或灌溉绿地等。考察团参观一处单户家庭雨水利用系统,雨水不仅用于冲洗厕所,还用于洗涤衣物。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