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
时间:2006-12-04 来源: 作者:
4、道路雨水利用技术
德国监测认为,机动车道的降水径流含有较高浓度的污染物质,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为此,德国沿机动车道均设有径流收集系统,城区所收集径流直接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高速公路所收集径流要进入沿路修建的处理系统处理后排放。一般采用沉淀后经氧化沟处理,再渗入地下的方式。
(三)雨水利用的法规支持和管理要求
由于已具有完善的雨水利用技术,德国通过各种市场管理手段鼓励用户推广采用。例如,若用户实施了雨水利用技术,国家将不再对用户征收雨水排放费,而雨水排放费与污水排放费用一样高,通常为自来水费的1.5倍左右。因德国多年平均降水量达800mm,因此,对多为独门独户的德国家庭可节省一笔可观的费用。
从法规方面而言,德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要求新建或改建开发区,开发后的径流量不得高于开发前的径流量,迫使开发商必须采用雨水利用措施。
二、中水及污水处理技术
在德国,不仅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对污水的处理及中水的利用也给予高度重视。
(一)中水利用技术
由于供水价格昂贵,并虑及水源的可靠性,德国也将中水作为重要的水源之一。目前德国主要对来自浴室和洗手池的中水进行处理利用,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生物膜法,再是利用植物及土地处理法。在德期间,考察团访问了一处利用生物膜法进行中水处理利用的宾馆。该宾馆共有300个床位,使用率为70%。中水利用系统总投资为30万马克,已运行6年,年处理中水2300立方米,主要用于冲洗厕所和灌溉绿地。根据运行情况,预计7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二)污水处理技术
为了维持良好的环境,德国法律规定任何受到污染的水体,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因此,德国的污水处理技术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考察团重点考察了柏林的一处污水场。该污水处理厂占地120公顷,有员工95人,设计污水处理能力每天23万立方米,现实际处理能力每天16万立方米。污水的构成15%为工业污水,85%为生活污水。需要指出的是,德国对污水排放的费用要高于供水费用,以柏林为例,每立方米的供水费用为3.45马克,而每立方米的排水费用为4.85马克,因此,污水处理是具有商业利润。还应指出,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道也应向河道管理部门交纳排水费。根据该污水处理厂统计结果,每排放1立方米水须交费0.076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