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837mm,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8.27亿m3,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深圳没有大江大河,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目前能利用的地表水资源总量不到多年平均径流量的30%。因此,深圳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城市,位列全国七大严重缺水城市之一。随着珠三角特别是东江流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境外引水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开展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更深层次上利用本地水资源已成为目前城市水资源管理的热点。如何充分挖掘潜力,更为有效地利用本地水资源,已成为我们目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雨水资源利用的概念及措施
依靠江、河、湖泊,筑坝建库,拦河引水,是传统水利在开发水资源方面常用的手段,但是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形势下,仅在此层面上利用雨水资源是满足不了需要的。我们必须研究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对当地雨水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一般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考虑:
(一)跨流域分水岭截洪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将水库流域外不适宜建库拦蓄的洪水,实施工程措施加以拦截,引入水库,相对扩大水库的集雨面积,提高水库雨洪的集蓄量,同时,还可减轻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
(二)加强水源涵养,改善水环境
通过水源涵养林建设等工程措施,提高水源的涵养量。在旱季通过工程措施,增加河道的基流量,改善水环境。
(三)实施地下水补给,增大地下水量
借助地下土壤这个
“大水库”,将地表雨水充分下渗集蓄。通过改善下垫面条件,例如采用透水砖、草皮砖等,或者挖穿不透水层埋设带孔透水管系,使尽可能多的雨水渗入地下,增加地下水的补给。然后在适当的地方,适当的时间,适度开采地下水。
(四)分散水源的收集利用
主要是对于分散的雨水加以滞蓄,或引流集中使用,或引入底下补给地下水,或就地用于消防、绿化、补给景观用水等。努力实现社区雨水零排放。屋面雨水集蓄后,利用其高程,可实现自流汇集。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