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城市水业改革与管理 >> 

做好试点项目 推动城市水业改革

时间:2006-12-04 来源: 作者:

一个城市在提出公用事业产业化战略后,在战略实施时首先应推出一两个试点项目,通过试点项目积累产业化的运作经验并培养运作人才,在试点项目基本完成时再逐步推进其它项目的运作。

逐步改革的过程也是公用事业市场培育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资金的承受能力会逐渐加强,最终确定的公用事业资产和产品价格将是合理的,政府做出的承诺(或签定的协议)将是可以执行的。

2002年12月,建设部出台《推进公用事业产业化指导意见》。2003年全国各地纷纷推出大量项目,集中进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产业化、民营化。公用事业是我国市场化最晚市场化程度最低的领域之一,国内多数城市政府缺少这方面的产业化经验,而在任何一个市场化项目中政府都需做出一个长期的承诺,如果运作不好,风险就会很大。

业内已有专家预测,三至五年后在国内公用基础设施领域将会出现一批问题项目,甚至产业化进程会因不规范运作的问题项目而倒退,其依据主要有两点:第一,三五年内会出现政府换届,后届政府对前届政府决策的态度可能改变;第二,三五年后目前进行的项目将进入履约阶段,如果目前做出的承诺不符合市场原则,执行时可能会难以被最终用户接受。

从另外一个角度,公用市场全面开放,社会资金承受能力有限,正常的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产业化过程中竞争不充分,有可能使公用产品价格上升或者资产价格下降,不利于政府和公众权益。

因此,一个城市在提出公用事业产业化战略后,在战略实施时首先应推出一两个试点项目,通过试点项目积累产业化的运作经验并培养运作人才,在试点项目基本完成时再逐步推进其它项目的运作。逐步改革的过程也是公用事业市场培育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社会资金的承受能力会逐渐加强,最终确定的公用事业资产和产品价格将是合理的,政府做出的承诺(或签定的协议)将是可以执行的。

北京市公用事业改革经过一些曲折后,总结出了通过试点项目推进改革的经验,对国内其它城市是有借鉴意义的。一九九九年以前,以北京京通公路BOT项目失败和北京第九水厂一期被香港上市公司收购等为标志的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产业化运作结果都不能令市政府满意,尤其是大批项目经过多年谈判且花费了大量前期费用后都以失败告终。

当时市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国外投资人投资北京的基础设施到底需要什么条件?第二,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额巨大,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必须使用社会资金。北京大岳咨询公司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先拿出一个条件较好的项目做为试点探索在进行产业化时政府需提供给投资人的条件,然后逐步推动公用事业的产业化的建议。市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决定以北京市第十水厂BOT项目为试点,为了总结经验,当时决定只允许境外投资人参与项目竞争,而且要求投资人必须是国际大公司。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北京市从试点项目开始的公用事业改革历程。

上一页 页码:[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做好试点项目 推动城市水业改革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