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城市水业改革与管理 >> 

英国水业发展、监管及其启示

时间:2006-12-04 来源: 作者:

(四)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环境署的职责是维护和改进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淡水、海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质量,减少和降低水污染,同时也是水业的环境监管机构。

(五)水务消费者委员会(Consumer Council for Water,CCWater)2005年10月1日,英国撤销先前的消费者机构(Water Voice)成立了水务消费者委员会。该委员会为一个代表消费者利益的独立组织,在英格兰地区设有9个地区委员会(Eastern、Midlands、Northumbria、North West、Southern、South West、Thames、Wessex、Yorkshire),在威尔士地区设有1个地区委员会(Wales)。各地区委员会负责监督所在地区的水务公司经营情况,受理消费者投诉等。

三、英国水业发展的几点启示考察英国水业发展及其监管体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借鉴。

第一,监管体制完善。1989年至1990年期间,英国水业私有化后,议会通过了水法,成立了独立监管机构,完善了消费者参与体系。这种模式起初由于市场准入竞争相对缺乏,政府强化了对水务公司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建立了成本绩效平台体系,以及激励性的水价调整和管理体系。2005年水业经营许可证放开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了行业效率和竞争性。我国水业行政管理由多个部门负责:水利部门主要对江河湖库等水源地和农村水利、防汛抗旱负责;规划局对用水规划负责;城建部门对城市供水、排水和城市地下水负责;城市以外的地下水由地矿局主管;城市排污由环境保护部门把关。一些城市设有公用事业局、市政管委会参与城市供、排水等环节的管理。我国水务市场的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水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种公众必需品,水稀缺与社会经济关联大,这需要综合管理,建立不同部门的协作机制。好的监管体系既要维持企业的合理利润,又要制定出各方可以接受的水价,同时还要保证投资主体多元化之后的安全供水。尽快建立一套独立而公正的水务监管体系最终能调整消费者利益、投资者利益和政府利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第二,区域供水科学。英国设立了不同的供水区域(water supply zone),水务公司供水和污水处理置于政府部门和消费者的双重监管,水质提高,漏水率下降。我国城乡供水分离,通过投入大量资金,城市供水设施基本满足了需求,但是我国80%以上的村庄没有供水设施,因此不能用上自来水。借鉴英国水业经验,可以发展区域供水,统筹城乡供水,坚持市场化运作、推进城乡联网供水,使更多的村镇居民享受到城市供水设施的服务,有效解决一些乡镇供水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不仅使居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还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人居环境。与此同时,将区域供水设施的建设统筹实施,可以避免供水设施重复建设,降低供水成本。

第三,水业市场化目的在于效率。英国水业市场化之前,由于政府负担过重,很多水处理设施得不到更新,水务市场混乱,市场化初期由于大量的投资以提高水质,水价涨得较快,目前由于水务公司承受能力增强,政府可以在保证运行者和投资者得到合理回报的同时控制水价上涨,并督促水务公司降低成本以达到水价下调的预期。我国水业市场化改革由吸引资金和提高效率推动。由于80年代地方城市政府主导城市水业的投资,面对水业建设发展资金的巨大需求,各级政府仍把吸引资金作为水业市场化的首要目的。但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似应关注水业改革的定位,强调水业市场化的效率问题,否则可能造成公用服务体系混乱和社会问题。

第四,水业是一种服务业。英国水务办公室的名字已经提醒我们,英国把水业认定为一种服务业从而加以全过程实时监管。我国把城市水业统称为市政公用事业,忽略和掩盖了水业本属服务业的本来面目。正是由于对水业的不清晰定位,造成水业改革注重建设环节和引资效果,不注重运营环节以及监管和服务。事实上,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23家水务公司都将自己明确定位为环境服务商或者是环境设施运营商,其水务投资是为了获得运营权,为了拉动服务。我国水业的服务成分应远远大于运营技术和设施成分,从而更加注重水务向运营和服务方向回归。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英国水业发展、监管及其启示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