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城市水业改革与管理 >> 

关注中国城市水业改革专题报道之五

时间:2006-12-05 来源: 作者: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区域供水是方向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是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供水设施严重不足,发展到今天城市供水设施基本满足了需求。但是,我国还有80%以上村庄没有用上自来水,83%的村庄没有供水设施。全国村镇中建有供水设施的,自来水厂也仅占4%,且绝大部分是日供水千吨以下的小型水厂。因此,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发展区域供水,是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方向。

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用水的需求,使更多的村镇居民享受到城市供水设施的服务。同时,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也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各地的实践也证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能有效解决一些乡镇供水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不仅使居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还切实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的实施,不仅使供水的水量和水质得到了保证,还为投资者投资办厂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创汇提供了保障,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将区域供水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并实施,避免了供水设施重复建设问题,显著降低了单位工程造价,节约了建设成本,有效提高了设施的效率与效益;通过建设大型的供水设施,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制水工艺和管理手段,降低供水成本。

以江苏为例,他们通过统筹布局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坚持市场化运作,推进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城乡联网供水等实际做法,采取"联网,联供,联营,联管"的运行管理方式,将水输送到各镇,总表计量按统一价格批发给乡镇,各镇再向用户售水,实现了城乡联网供水,并取得了很大成效。《苏锡常地区区域供水规划》自2001年4月批准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0多亿元,铺设到镇主管线1463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67万立方米/日,完成了对211个乡镇的供水。在建设到乡镇供水管网的同时,各地加快进村入户管线改造和建设,到2003年底,已铺设管线13143。7公里,完成了2379个行政村的供水,惠及乡镇及农村居民560。14万人,占乡镇和村总人口的69。8%。同时,良好的供水水质,使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质量纠纷大大减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本相应下降,创汇能力同步增加,如常熟泛佳亚麻解决了因水质影响产品质量问题,产品畅销欧美30多个国家;台泰净菜原来使用地下水,因水质不好影响产品质量,退货,赔偿时有发生,改用市政供水后,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现在不仅出口日本,还向欧美国家发展。城乡联网供水彻底改变了广大农村居民长期依靠深井水或塘水的饮水习惯,饮用水水质安全得到保障,老百姓称赞这是政府送来的"长寿水",当地群众反映,过去用深井的"硬水"洗衣服,白衣服都会被洗黄,更不用说喝这种水了。

通过发展区域供水,常熟市淘汰了30多个小水厂的落后设备,新建水厂的现代化先进设备充分发挥了效率,既保障了优质水的生产和供给,又提高了经济效益。自来水公司上交国家的税收逐年增加,年增长率达31%,2003年超过了2000万元。企业资本积累显著加快,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逐步走上了"以水养水"的市场化道路,靠政府近2亿元的前期投入,创造了6亿多元固定资产和1000多个就业岗位。区域供水还增加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总额,每年超亿元的收入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加快建设,近年来全市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12万吨,在建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日处理能力10万吨,从而使全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地表水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以'三个代表'衡量,在供水行业,就城乡统筹而言,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去拉动农村,城市文明去影响农村。通过区域供水,农民用水和城市同质同价,水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大大增强,这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同样也将农民的根本利益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张悦说。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关注中国城市水业改革专题报道之五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