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干预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中,始终要认为,不管它对人类有多大好处,一定是有对自然系统的干扰,如果这种取水、这种干扰在自然的自我修复和平衡的能力范围以内,能够和平相处,和谐相依,可持续发展。如果这种干扰超出了自然的自我平衡、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外,不断的累积,不断的恶化,它就变成一种破坏,就难以持续。所以水资源目前面对的紧缺和污染的问题,既有气候条件的变化,降雨量的改变等自然因素,也有我们在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方面的“人定胜天”、“工程第一”,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过度的水利工程建设破坏了自然循环,就不叫“水利工程”,是“水害工程”。世界上已经开始反醒一些不合理的大坝建设和水库的建设。中国的水库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是名列前茅。在我们初步发展的时期,需要尽最大可能地利用水资源,来满足我们国家的粮食需求和生存以及经济发展,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已经显现出自然对人类、我们国家的生产、生活有一种惩罚现象的时候,愈演愈烈的时候,应该反思我们在水资源管理的战略和指导思想。我想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在水资源管理上应该进行指导和高度重视、深度反思的问题。
北京市水问题突出,焦点是密云水库没有水,每况愈下,难以为继。但是北京市降雨量近两年是增加的,2003年和2004年都增加百分之十几,但淹了城市却进不了水库。根本问题是城市水资源系统的问题,而不是城市自来水设施出了什么问题。当然,城市供水节水和污水处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但更重要的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反省水资源层面出的问题。
再来谈城市水业,就是我刚才讲的供水自来水、污水处理、节水,它是属于第二个层面,既水的社会循环。
在城市获得一定的水资源,或者确定的水资源量以后,人类通过把水净化,通过管网的配送,满足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的生活和生产对水的需求。同时对水的排放要进行收集,要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水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有两个交点,一个是对水资源的取用,在城市取水的时候要遵循国家的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都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的。在取水的时候要尽量减少对水的自然资源的取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供水的时候体现节水,少用少浪费。水的社会循环和自然循环的第二个结点,是水环境保护。人类用完的水要排放的时候,必须满足水环境容量的要求,和环境是协调的、友好的,让它对水生态的扰动降低到自然能够修复的程度以内,这就要求我们有比较好的污水处理。这一方面过去我们是滞后的。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