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国际城镇水务年会 >> 大会动态 >> 
 
苏州:以水治城 构筑人水共融的人居环境
时间:2007-09-03  来源:  作者:
 
 

  828日下午,苏州市规划局局长邵建林出席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城市水环境与水景观规划设计论坛,并介绍了苏州这方面的理念和经验。
  邵建林局长从水之灵魂水之痛苦水之涅槃三大方面指出水对城市及人居环境的重要影响。
  水是苏州的灵魂,邵建林介绍说。苏州境内河道纵横,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市辖总面积的42.5%,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这一独特的地理特征至少给苏州古城带来两大优势:首先,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城内水网交错,水景观环绕建筑四周,给人们提供了喝水、亲水、玩水的自然环境,提升了古城形象,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其次,水上交通、水上运输等促进了苏州工商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水资源丰富了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美感,还营造了如同天然氧吧般的水上空间乐园。
  水是苏州城市建设的灵魂,同时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水质恶化等问题又成为了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苏州城区民居稠密,道路狭窄,濒临改造的老建筑居多且不能承受施工之重,这些都给水环境的治理带来很大困难。近几年来,不少游客指出,苏州园林中的水质欠佳,有些已经严重污染,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色,严重影响了园林的美观;有关部门因规划设计滞后和认识上的不足,没有很好地保护原有水资源,导致水系破坏严重,入古城水量减少,城内河道自净能力降低;古城居民逐渐从水边退到路边,原有古城一景——一些老茶馆因河道污染而门客稀少,最后没有保留下来,使得近乎完美的水上空间逐渐衰败。这就是苏州的水之痛苦
  关于解决的办法,邵建林认为:治污首先要节流,加大污水节流力度,尽快建立污水处理厂。同时,需要引水入城,从根本上改善古城水系环境。近期苏州启动了两大引水工程,一是实施太湖引水工程,二是引长江水进入外环城河。通过引水,不仅可以冲刷河道,稀释污水,还可以重建水陆城门,建设环古城风貌保护带,保护苏州湖河水系大环境。邵建林认为,苏州要以水治城,必须从保护水环境开始,这样才能恢复小桥流水人家的优美景致。
  在邵建林眼里,苏州水环境建设对古城的影响经历了上述两个阶段后,现在应到了水之涅槃的时候了。如果说以前基于传统认识和管理不足阻碍了水景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那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苏州也在不断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经验,为保护水环境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苏州规划、水务、园林部门携手奋进,加大力度把以水治城的思想落到实处。他们提出可实施方案,从河网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园林池塘水质净化和生态恢复技术、古城区水环境改善四大方面入手,以最终达到大幅度削减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的污染负荷,全面改善示范区的水环境质量为目的,并建立人水亲和的自然景观,形成具有江南城市河网特色的健康水生态系统,且能保证其长效性和持续性。
  现在的苏州,水环境建设已有所改观。自2004年西塘河引水工程等一大批治污工程投入使用后,环城河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景观用水标准。结合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再现了苏州环城河水流其畅、两岸呈绿的水乡风貌,为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和丰富历史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
  邵建林总结说,城镇水系的保护与改善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共性问题。城市水系、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城市是否能良性持续地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规划、建设问题。苏州在水环境、水景观的规划和建设上走了段弯路,也有新的探索,希望其中的经验能够给其它城市带来启迪。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苏州:以水治城 构筑人水共融的人居环境 的资料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