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管网漏损的控制 >> 

管网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初探

时间:2006-12-21 来源: 作者:

三、分区计量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1、用装表法进行分区计量首期投入成本较大。

   对已经管网一体化的网状布局城市,要进行分厂计量,初期投入安装流量仪的费用将比较大:对枝网结合的散布型城市则在主要输水管道上安装流量仪,数量少成本低。

2、分区计量管理以后,因技术原因,部分边界阀门的关闭,将降低管网的输送能力,不利于管网水流的畅通,局部影响管网水的新鲜度。这需要我们通过对其规律性的认识的提高来完善解决。

3、从技术和管理的多重角度研究城市管网的布局形态

   过去的年代我们是按计划经济来管理城市、管理自来水,我们的一些城市规划原则,包括管网规划原则适应计划经济管理的需要,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但面对市场经济管理的新要求,我们的技术部门应加强研究,使我们的技术发展适应管理发展的步伐,紧跟改革一起前进。

4、建立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城市供水的市场化管理,除了供水企业按市场化运作外,政府的监管职能要得到加强。英国泰吾士水务八十年代私有化后,政府委派了监管专员,监督水质、服务和经济状况。

5、分区计量管理控制产销差随着改革一起发展

   用分区计量来掌握一个小区的用水状态,进而分析小区的漏报情况,是管网检漏的技术问题。而把它作为一种管理模式,扩大应用到城市的管网管理中去,其推动力则是改革,供水企业要从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要摆脱出来,唯有走改革之路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一一般都是大而全,产供销一体,一个核算体系,这是供水产品从生产到输配再到销售的连续性决定的。

   在一张管网的基础上进行分区计量管理,解决了供水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难题,引入了竞争,引入了市场的概念;上海市北公司将计量再分为三则进一步深化完善了改革,把计量管理同管网管理结合起来,把经济目标直接同漏损控制结合起来,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自来水行业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供水企业必将跟随改革的步伐不断实践,科学的、有效的、可操作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终将引导供水企业走向良性循环,为城市运行、市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自来水和优良的服务。

 

 

 

上一页 页码:[<< 1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管网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初探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