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管网漏损的控制 >> 

管网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初探

时间:2006-12-21 来源: 作者:

  随着对产销差认识的深化,控制产销差已经不单纯局限于管网的漏损控制和营业的抄表收费。人们正从诸多方面综合起来认识产销差的形成、发展、控制的途径。
   在管网检漏工作中,有一种方法叫区域装表法,般是用在几公里管道范围内的小区检漏,其实质是通过对流入和流出小区及小区内用去的水量进行计量,来测算管段的漏损情况。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是在这一方法的基础厂发展形成的。分区计量管理是集技术、管理和经济于一体的管理理念。

一、上海分区计量管理的实践

  上海市的供水在解放前有英商、法商、华商等,各自划地为界供水,解放后,政府接收和征用了自来水行业,经过儿年的努力,将全市的管网联成一个整体,统一管理,统一规划,集中调度,集中核算,这一模式延续到1999年。

1、1999年上海划分四个供水计量区域

   1999年仅几年前,上海自来水亏损逐渐严重,产销差居高不卜,整个城市是一张网,一个核算体系,每年政府都要补贴。

   管理部门为改变这种状况,把自来水改革摆上了议事日程,采取了一分为四的方法,为了分成四个独立核算的供水公司,又不能截断管网,因此只能是在管网中安装流量仪,划区域计量管理,通过流量仪在一张网上划分四个公司和四个计量区域(图1),市南
和市北以苏州河为界,安装了十三个流量仪;浦东和浦西以黄浦江为界,安装一个流量仪:闵行与市南之间装了十三个。

   在这之前,上海的产销差是一个城市供水系统的总概念,不管是管网漏损还是营业抄收,反映出的是全市整体的状态,要确定一个地区管网漏损的大小没有量化的数据,只能根据该地区的管网新旧程度、每年的修漏数量、暗漏的检出数量、人口数量和查表抄见数等推测出合理用水量,再根据售水量来推出漏损情况,其误差是很大的。
  如浦东地区,原来的产销差预测是小于浦的,并且通过穿越黄清江的过江管向浦的供水,四个公司的边界流量仪装好后发现浦东的水并没有大量的流向浦西,计量结果反映出浦东的产销差大大超过原来的估算。再如郊同行公司和市区原来是按10%计算产销差,多余的水量均算作向市区馈水,流量仪计量后,产销差销差一下窜到34%。

   经过二年的实践,管网分四个计量区域体现了其引入竞争的积极一面,四个公司在比水质、比效益、比服务上你追我赶,。原来的产销差问题,水费抄收问题,水厂的制水成本问题,管网的更新改造等,都成为四家公司竞争的具体内容。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 下一页 共6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管网分区计量控制产销差初探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