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管网漏损的控制 >> 

开展管网产销差水量统计 为降低产销差率提供决策依据

时间:2006-12-25 来源: 作者:

---建议1:针对当前管网抢修漏失水量无计量、工程完毕管道冲洗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建立管网抢修、工程完毕冲洗管道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1、工程公司近年来平均每年新装管道都在100公里左右,而由此产生的管道冲洗水量损失也是不可忽略的。

---公司技术部门是否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订出各口径、长度的管道经济合理的冲洗时间,既可减少管道冲洗用水量,又保证了卫生干净的管道投入使用。同时,工程公司、长陵、双港对新装管道的冲洗必须建立相应台帐,具体内容包括:管道口径、管材、冲洗时间等,并据此计算出冲洗管道时大概的用水量。这能有效地帮助我们理清产销差率各个环节的损失水量,从而抓住工作重心,降低产销差率。

2、据统计数据表明,管网维修处每年大约实际管道维修次数为4000-5000次,其中:因野蛮施工、撞坏消防栓等原因造成的管道抢修高达70%,实际由于管网老化等造成的管道抢修不足30%。这不但大大增加了我们管网维护的成本,也使得大量的自来水白白浪费,造成我公司产销差率居高不下。堵住并测算这一部分损失水量也能帮助我们理清产销差率各个环节损失的水量,从而使我们工作能有的放矢。

---为此,笔者认为,管网维修处、长陵营业处、双港营业处、湾里水司等抢修部门应建立抢修损失水量统计报表,内容包括抢修管道的管径、管材、停水面积、停水时间(管道修复时间)、管道安装日期、破管原因等,计算出大概的管网破损漏水量、抢修时间段的排空管道损失水量,形成月报表交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同时公司还可以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分析出各种管材或品牌、管径的使用寿命、破管频率等数据,为今后公司管道品牌及材质的选定、管网改造计划的编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3、在管网抢修过程中,只有及时、准确地关闭阀门、排空管道余水才能进行管道的修复工作。但是在我们的管道抢修工作中,也存在由于阀门失灵、工作人员对阀门的分布情况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阀门关闭不及时、不完全,或为此而加大了关停水面积,增加了抢修工作时间和水量的损耗。由此,各管网抢修部门应对现有的管网阀门进行一次普查,制定出供水阀门分布图,抢修人员人手一份,并及时更新资料和维护,实施阀门的动态管理。同时,抢修人员必须对阀门的使用情况进行反馈,为更新、维护阀门计划提供详实的依据。阀门基础管理工作的落实,将大大缩短抢修工作时限,减少管网漏损水量,达到降低公司产销差的目的。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5 >>] 下一页 共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开展管网产销差水量统计 为降低产销差率提供决策依据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