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采用区域装表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a单管进水的居民区,以及一、二个进水管外其他与外区联系的阀门均可关闭的地区可采用此法;
b进水管应安装水表,水表应考虑小流量时有较高精度;
c检测时应同时抄该用户水表和进水管水表,当二者差小于3%~5%时,可认为符合要求,不再检漏;当超过时,应采用其他方法检查漏水点。
5、采用区域检漏兼区域装表检漏时,在检漏区同时具有区域装表法及区域检漏的装置。当进水量与用户水量之比超过规定要求时,采用区域检漏法检漏。
四)、区域漏损控制的技术方法
区域漏损控制就是在区域漏损评价的基础上,主动地、有计划地对管道进行检漏。首先确保各阀门启闭良好。可以在消火栓附近加装流量计和加压泵。在检漏时,可使用加压泵,短时间增加区域内管道压力,更易发现漏点。在夜间11:00pm~4:30am作区域流量监测,这段时间内用水量较少,如果流量计显示有较大的、稳定的流量,则可能存在漏损,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漏损控制包括4个主要步骤:
(1)用阀门控制和分割测试区域。区域内用水只能经过流量计进入管网。
(2)流量监测。记录各个时段的流量,观察区域内用水或漏水的变化。
(3)流量分析。分析连续记录的流量数据,与合理的夜间最小流量作比较。如果有相对较大的夜间流量,就可以初步判断存在暗漏。先关闭距离流量计最远的阀门,再关闭近一点的阀门,每一次关闭阀门时,记录流量计数据。流量下降比较突然时,说明有漏损的管段正好被关闭了,这段管道将重点检查。
(4)检漏。在怀疑有漏损的管段上确定漏点,开挖修理。
前3个步骤是通过区域性的流量检测,了解供水管网的工作状况,评价区域漏损。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漏、维修计划。在管网中实行区域漏损评价和主动检漏,与被动检漏相比,虽然多耗费一定的资金,但更有利于保障供水和及时维修。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