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专题召开全国污水和垃圾处理经验交流会,交流探讨有关污水和垃圾处理技术工艺、市场运作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会议的召开,对于我们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水平,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我们张家港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是事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近年来,我市认真分析研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污水、垃圾数量增多和管理难度增大、环境承载力薄弱等问题,切实加强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扎实推进以污水、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营造一个适宜人居和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建设水平,加大创新力度、理顺管理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管护,使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市区污水年处理量达到1920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3%;垃圾日年处理14.5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近几年,先后荣获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近期,又被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回顾近年来我市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历程,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伴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切实把以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摆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投入,加快建设。
城市污水处理方面,我们坚持以工业污水点源治理为主、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为主的指导思想,全力推进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我市每年都将污水治理设施配套建设列入城市建设年度项目计划,落实牵头实施单位、落实资金渠道、落实完成时间,确保污水治理设施按计划有序推进。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厂(站)建设。2000年,我市建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工程,日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2002年,投资1000多万元分别对处理厂和三个污水泵站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提高了运行效率;2003年,投资6800多万元新建了日处理能力3.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与之相配套的三个污水泵站;今年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的推进,我市又适时规划启动建设总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吨(一期工程2万吨)的城北污水处理厂。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即将开工建设,明年将正式投运。同时,从2003年开始,我市各中心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也全面启动。到2005年5月份,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投运,日处理能力达到5.1万吨。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投资近800万元建成17套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到5000多吨,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二是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我市坚持“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加强对配套管网的建设,确保各污水处理工程切实发挥效益。2004年,我市将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投资1900多万元,敷设管道
城市垃圾处理方面,我们始终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推进城市垃圾处理。1989年,利用砖窑厂废弃的取土坑,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旺家庄垃圾填埋场。建设之初,就在垃圾场底部排设了污水收集管网,将垃圾填埋场的渗透液全部收集后,统一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我市加快垃圾处理方式由卫生填埋向焚烧处理转变。启动建设了垃圾焚烧厂项目,并投入2.136亿元,配套建设一个多功能垃圾填埋场。该项目建成后,我市日处理垃圾量将达到600吨,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100%。此外,我市十分注重提高环卫设施装备能力。近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添各类车辆百余辆。目前,我市的机扫率达到60%。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