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思维,加快污水产业体制改革
污水企业改革不同于国企产权改革,其微利性、公众性、服务性决定了污水企业不能纯粹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它不仅是产权改革,还需要体制、服务、安全、监管等的措施相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在污水企业体制改革上,我们采取先小后大,先民营后集体,积极尝试,稳步推进。一是对工业污染严重,且企业自办的污水厂明确其体制性质和社会责任。江阴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工业污染是全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工业污染源分布散、污染治理含金量低,2003年前,乡镇工业污水基本都是靠各个企业自己处理,近年来,我们要求这些企业树立绿色GDP理念,明确环保指标,明确污水处理性质的排放标准。二是乡镇污水处理企业体制改革。首先,保障其企业有一定的微利,其次,明确要求承诺一定的社会责任。再次,政府承诺改制后的污水企业能“吃得饱”。事实上,在我国农村,有一些地方建设了少量环保设施,但由于排污企业不愿使用,大多成了“聋子的耳朵”。而江阴市政府文件明确规定,①新、改、扩建的污染项目,一律必须进工业集中区,其污水必须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否则一律不予审批,保证了污水集中处理的接入量。在江阴,34个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量基本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以霞客峭岐综合污水处理厂为例,一期设计能力为1万吨/日,自2005年1月5日投运以来,已接入企业16家,污水接入量达8500吨-9500吨/天,达到了满负荷运转。该厂根据COD(化学耗氧量)的高低,把收费标准定在每吨1.7元到2.2元之间,排污企业根据收费标准,觉得自己单独处理的成本平均每吨要2.2元左右,经济上还不如集中处理合算,所以就自觉进厂处理;②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排污企业如果自己处理,一旦不达标,就面临被罚款的危险,而交给污水处理厂则无后照顾之忧;③在规定期限接入污水处理厂,企业不必承担公共管网建设费用,晚接入则要分担;④如果不集中处理,要想上新项目,环保部门将一票否决。用上述四项措施来保证污水企业“吃得饱”,有“微利”。三是积极尝试污水体制改革的新路子。已建的污水厂、污水管网采取厂网打包,采用Tot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新建的污水厂、污水管网采用Bot形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我们正在请光大集团等国内较具实力的企业进行调研,形成完整的污水项目市场化运作方案。
六、加强监管,建立污水自动监测系统
加强污水处理产业的监管是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内容,健全的污水处理监管体系是推进市场化的重要保障,其监督的内容应贯穿于污水处理工作的全过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建了污水厂并不等于高枕无忧,污水集中处理后,既能达到集中控制的目标,也可能出现集中排污的现象。为此,我们从污水厂的筹建到运行,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建立“一厂一档”。从污水处理厂环评、审批、方案论证、主要设备招投标、主体工程建设、排污管道建设、调试投运、运行情况等,当地建设、环保部门都积极参与,加强监督、指导,并建立档案。二是严格验收程序。按照“五个达标”:既工程建设要达标、控制设备设施要达标、运行管理要达标、接管进水要达标、环境布置要达标的要求,严格污水处理厂验收。三是实行远程监控。按照国家《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对污水厂排放口安装水污染源远程图文实施监控系统和COD在线监测仪,由环保部门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自动监控管理,有效提高污水厂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和达标排放率。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