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工业废水处理 >>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时间:2007-01-23 来源: 作者:

纺织工业在提高和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纺织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棉毛等纺织纤维上的污物、盐类、油类和脂类,以及加工过程中投加的各种浆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助剂、酸、碱等,纺织工业废水量大,是严重的污染源之一。

    
纺织工业废水的污染治理,首先应通过改革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其次是重视废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传统的以水为媒质的染色系统上,建立了使用有机溶剂为媒质的溶剂染色技术系统,以及利用染料升华成为气体的气相染色。由于溶剂染色法是干物施染,结果染物仍为干态,省却了许多后处理工序。这些印染方式可以使废液的排放量减至最低,避免纺织印染工业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根据目前条件和技术水平,还有相当量的纺织工业废水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必须根据织物采用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方法,特别要了解各工艺操作过程中投加药料、染料、助剂的情况,对废水组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化的处理技术。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和废水回用,往往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工艺。

    
一、生产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
)生产工艺

    
棉纺织产品主要是由棉花或棉花与化学纤维混合后经过纺纱、染色(或印花)、整理等    工序生产出的产品。有纯棉(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产品和棉混织产品(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棉混纺织产品中化学纤维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均超过棉花的数量)。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薄型织物(普通白布及染色布)及厚型织物(绒布、灯芯绒布)两种。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机织产品(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而织成的产品)和针织产品(由针将纱线钩成线圈,再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产品),除了染色前处理过程略有不同之外,其染色及印花工艺基本相同。

    (
)废水来源

    
棉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织造工段废水排放较少。

    (1)
退浆废水  棉织物上的浆料和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在漂染前必须去除。退浆废水一般占废水总量的15%左右,污染物约占总量的一半。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有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废水呈淡黄色。退浆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性质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浆料,淀粉浆料的BOD5CODcr值为0.30.5;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浆料(PVA)BOD5CODcr值为0.1左右;近年来改性淀粉逐渐有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改性淀粉的可生化降解性非常好,BOD5CODcr值为0.50.8

    (2)
煮炼废水  为保证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质量,要将纤维中的棉蜡、油脂、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杂质去除。煮炼工艺一般用烧碱、肥皂、表面活性剂等的水溶剂,在1200CpH1013的条件下对棉纤维进行煮炼。煮炼废水量大,呈强碱性,含碱浓度约0.3%,废水呈深褐色,BODCOD均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3)
漂白废水  漂白工艺一般采用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双氧水)、亚氯酸钠等氧化剂去除纤维表面和内部的有色杂质,使织物漂白。由于双氧水在漂白废水中几乎完全分解,而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等含氯漂白剂的大部分氯又在漂白过程中被分解,所以漂白废水的特点是量虽大,但污染程度小,BOD5CODcr均较低,基本上属于清洁废水,可直接排放或循环使用。

上一页 页码:[1 2 3 4 5 6 ...8 >>] 下一页 共8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纺织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介绍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