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海水淡化 >> 

加大海水利用力度促进青岛经济发展

时间:2006-12-07 来源: 作者:

二、青岛市利用海水资源的优势和途径

(一)利用海水资源的优势

1、青岛市地处胶东半岛,三面环海,水质较好,利用海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2、青岛市作为中国的海洋科技城,拥有中科院海洋所、国家海洋局一所、青岛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海洋科研力量雄厚,研究开发海水资源,发展海水产业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

3、具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已经把海水利用作为重要产业。青岛市委、市政府对利用海水资源也非常重视。市领导多次强调,首先要考虑充分挖潜当地水资源,加大节约用水、中水回用和海水利用的工作力度,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4、青岛市具有海水利用的经验。青岛市在海水利用方面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青岛市利用海水的行业主要有电力、化工、煤制气、食品、机械等,主要用途除了作为冷却水外,还用做溶剂、还原剂、化盐、除尘等。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扩大海水的利用,青岛市投资兴建了全国最大的青岛海水厂,该厂日最大取水能力为28万立方米。目前,青岛市海水用量每天达230万立方米。海水利用在青岛市供水紧张时期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如在1982年,青岛市区供水严重不足,工业用水量压缩至8.5万立方米/日,而同期的海水利用量却达70万立方米/日。

 (二)海水利用的主要途径

由于水资源问题直接关系到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海水来替代部分淡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为此,青岛市应在下面几方面建立或扩大海水利用量:

 l、海水替代工业冷却水

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用水量也在剧增。1999年青岛市工业用水量为30.4万立方米/日,约占城市用水量的70%,而工业用水量的90%是用于冷却水,若这些冷却水用海水代替,就可以节约50%左右的淡水资源。在工业上利用海水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1996年分析,青岛市城市自来水供水量为17367万立方米,而同年青岛市直接利用海水为63143万立方米,是自来水的3.6倍。按照海水折合淡水率5%计算,相当于淡水5850万立方米。青岛市海水替代工业冷却用水近期应重点充分发挥现有海水利用设施的能力,进一步扩大海水利用范围,在远期可新建或扩建新的海水利用设施。

2、海水用作城市大生活用水

海水作为城市生活用水,主要用于冲厕、消防及洗刷等方面。其中以海水冲厕用水量最大,应用前景也最好。世界用海水冲厕的国家和地区很多,而我国的香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香港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实验用海水冲厕,目前70%的厕所用海水冲洗。目前,青岛市居民生活用水约占城市用水总量的40%,据测算,冲厕用水约占生活用水的三分之一。预计2010年青岛市区生活用水量为101万立方米/日,若届时青岛市50%的厕所采用海水冲洗,则可口节水15万立方米,若30%,则可口节水10万立方米,而同期全市日缺水量为28万立方米。因此,开发利用海水冲厕潜力很大,应抓紧研究和开发,通过科学示范,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建立青岛市海水冲厕系统。

3.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21世纪海水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解决水荒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外用于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包括:多极蒸馏、压汽蒸馏和反渗透技术。可多套设备同时生产淡水,可达到日产淡水10-100万方立方米的能力。根据专家预测:多极闪蒸法(MSF)、低温多效蒸馏法(MED)和反渗透法(RO)将决定海水淡化的未来。对一个特定的淡化工程,技术路线的取舍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市场经济行为。反渗透法适合大、中、小型海水淡化工程;多极闪蒸法适合火电厂或核电厂背压透平低位热源的大型和特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低温压汽蒸馏适合电价较低的中小型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在青岛起步较晚,目前仅在解决海岛吃水中有少量应用。最近,科技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在黄岛电厂通过了可行性研究论证,拟利用黄岛发电厂的低压蒸汽作热源,建立3000立方米/日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用于锅炉用水和饮用纯净水。以此为示范,可以在青岛市工业区域规划、建立多个海水淡化大型工程,推动海水利用新兴产业的发展。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