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是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淡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严峻问题。早在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委员会就向世界发出警告:“世界上在发生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的危机”;。当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而我国则是14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只是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在全国300条个缺水的城市中,有100多个严重缺水,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缺水问题日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面对占地球表面积80%的海洋,充分利用海水资源来解决淡水资源的危机是沿海国家的共同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诸多国家都加入到了利用海水的发展潮流中。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并把综合利用海水列入了《中国对世纪议程》海水是取之不尽的水资源,利用海水来代替部分淡水资源是缓和我国沿海城市淡水紧缺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势在必行。
一、青岛市水资源状况及面临的问题
青岛市地处胶东半岛,三面环海,境内多低山、丘陵,地下以花岗岩系为主,储水性很差,其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决定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青岛市多年降雨量为695.4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7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标准,是全国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目前,青岛市区城市供水主要有大沽河水源地、岭山水库、引黄济青工程及市区井群,计14座大中型水库、13出地下水源地担负城市供水任务。1999年青岛市区综合供水能力为
56.33万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为
46万立方米/日左右。从市区供水状况看,在引黄济青工程开通之前,青岛市一直遭受缺水的困挠,引黄济青工程建成后,缺水情况才得到暂时的缓解,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市仍有可能发生新的供水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城市为中心的供水紧张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青岛市有关部门实施开源节流后对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预计2005年全市城市供水基本平衡,2010年缺水28.34万立方米/日,其中青岛市区缺水20.03万立方米/
日;2030年缺水155.41万立方米/日,其中市区缺水73.19万立方米/日。
(二)城市和工业用水水源地建设难度越来越大
由于青岛市当地开源节流的能力有限,因此缺水量只能通过跨流域调水来解决。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在2010年前增加的长江水通过加大棘洪滩水库调蓄即可满足青岛市供水量的增加,预计2010年后尚需再增加一个调蓄水库。根据工程测算,仅2010年前新建一处调蓄水库(官路水库)需投资10.44亿元,建设期2一3年,加上城市供水水厂配套更新改造工程总投资预计达到50亿元,届时城市供水平价价格将由现在的1.7元/立方米增加到
6元/平方米。
(三)局部超采地下水造成环境恶化
水是稀缺资源,要按照统筹调配、合理使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原则,在考虑生态环境用水的同时,作到取之有度和采补平衡。由于城乡开发条件的差异,青岛市地下水开发极不平衡,部分地区超采地下水已经引起了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造成地面沉降、水质恶化及海水入侵等后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
(四)水资源环境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全市有40%的水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从历年的监测结果看,受污染的程度正增加,水质恶化日趋严重。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