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简单、便宜的程序逻辑控制器(PLCs)的发展,以及电频传感器和自动阀的普及,在70年代末基于间歇操作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被广泛应用,且尤其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地区和间歇排水的工业区。然而最近几年,在世界的一些地区,SBR也正被用于大城市中。SBR是一个间歇注水的反应器系统,包括一个独立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器,活性污泥工艺的所有步骤都在其中发生。在所有循环中,混合液始终保留在反应器中,因此不需要独立的沉淀池。
SBR工艺采用了一个完全混合的间歇排水反应器系统,进水后在同一个池中完成反应和沉淀过程。所有SBR系统都有5个阶段(图1-23),依次为流入、反应(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每个工序过程的特征如表1-1所示。就连续运行应用而言,至少需要2个SBR池,这样当一个池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后,另一个池可以继续运行。为了实现脱氮除磷,对每个阶段也都进行了许多改进。
表1-1 SBR工艺中五个工序的特征
工序 |
目的 |
占反应器容积的 百分比 (%) |
时间 (占整个周期的%) |
曝气 |
1.进水 |
原水或初沉水流入反应器 |
25~100 |
25 |
有/无 |
2.反应(曝气) |
完成自进水开始的生化反应 |
100 |
35 |
有/循环 |
3.沉淀 |
泥水进行有效沉淀分离 |
100 |
20 |
无 |
4.排放 |
排除沉淀后的上清水,可排剩余污泥 |
100~35 |
15 |
无 |
5.闲置 |
停滞状态待下一周期开始,可排剩余污泥 |
35~25 |
5 |
有/无 |
在流入阶段,水量和底物(原水或一级出水)被加入反应器中。进水时,一般可允许反应器中的液位达到总容积的75%(在停置阶段末)至100%。当使用两个池时,进水时间可能占总循环时间的50%。在进水时,反应器只进行混合,或者混合、曝气同时进行,以加快原水的生物化学反应。
在反应阶段,微生物在所控制的环境条件下降解消耗废水中的底物。
在沉淀阶段,混合液在静止条件下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澄清后的上清液,该上清液将作为出水排放。
在排水阶段,将排出池中澄清后的水。排水器械有很多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可移动或可调节的堰。
闲置阶段通常用于多池系统,它并不是一个必须的阶段,有时可以省略。
除了上面所阐述的5个工艺阶段外,排泥是SBR运行中另一个影响性能的重要阶段。排泥并没有指定在循环过程中的哪个阶段,污泥排放的数量和频率由效能需要决定。在SBR运行过程中,一般是在反应阶段进行排泥,这样就可以达到均匀排泥(包括细微物质和大的絮凝体颗粒)的目的。由于曝气和沉淀过程都在同一个池中完成,在反应阶段并没有任何污泥损失,所以也不需要进行污泥回流以维持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
SBR工艺的设计运行参数SRT=10~30 d;F/M=0.04~0.10 kgBOD/kgMLVSS×d;Nv=0.1~0.3kgBOD/m3×d;MLSS=2000~5000 mg/L;总HRT=15~40 h。
间歇循环延时曝气系统(ICEASTM)工艺是SBR变形工艺(图1-24),是由澳大利亚开发的SBR工艺的另一种类型,处理能力为
图1-24 SBR的变形工艺——ICEASTM工艺
SBR工艺的优点是:工艺简单;不需要后沉池和RAS泵;设备紧凑;运行灵活;通过改变运行条件可实现营养物的去除;可以作为选择器工艺运行,以减小污泥膨胀的可能性;静止沉淀有助于污泥分离(出水SS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处理厂。其局限性是:工艺控制复杂;如果不在设计中考虑高峰冲击负荷,就会影响运行;分批排放可能需要在过滤和消毒前设置平衡池;对装置、监测器和自动阀的维修要求高;一些设计使用了效率不高的曝气设备。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