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硝化—反硝化(Shortcu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是指将硝化控制在形成亚硝酸盐阶段,然后进行亚硝酸盐的反硝化。该脱氮工艺可节省供氧量约25%;可节省反硝化所需碳源的40%,在C/N值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TN的去除率;可减少50%的污泥生成量,也减少了投碱量;缩短了反应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反应器容积。
短程硝化的标志是获得稳定高效的HNO2的积累,即亚硝酸化率(NO2-N/NOX-N)>50%。荷兰Delft技术大学开发的SHARON工艺,利用在较高温度(30~35
℃)下硝酸盐细菌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亚硝酸盐细菌的特点,在完全混合反应器中通过控制温度和停留时间,将硝化菌从反应器中洗脱,使反应器中亚硝化细菌占绝对优势,从而使氨氧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1]。
目前膜生物反应器(MBR)脱氮工艺形式多是建立在传统硝化—反硝化机理之上的两级或单级脱氮工艺,短程硝化反硝化现象在MBR工艺中体现得较少,Wouter
Ghyoot[2]和W.J.Ng[3]在各自的MBR研究中都发现有一定程度的NO2-N积累(出水NO2-N/NOX-N>50%)的现象,并对此进行了解释,但不够理想。笔者在采用SMSBR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中获得了高效稳定的短程硝化作用[4],现对其作用过程及形成原因作一探讨。
1 试验内容和方法
试验装置和试验设计详见参考文献[4],试验过程中硝化效果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如表1所示。
表1 硝化效果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 |||||
日期 |
1999年 |
1999年—2000年 |
2000年 | ||
|
|
|
|
| |
温度(℃) |
26~21.3 |
20~14.9 |
14.9~3~22.4 |
22.4~24 |
>24 |
对硝化效果的影响 |
无影响 |
逐渐变差 |
硝化停止 |
好转 |
无影响 |
由表1可见,硝化效果只在试验运行之初和温度再次回升后的两个阶段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试验发现,这两个阶段的硝化过程截然不同。
2 运行初期NH3-N的转化
图1为运行初期进、出水NH3-N浓度的变化。图2为温度变化对出水NO3-N和NO2-N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
3 稳定运行后的短程硝化
与运行初期不同的是,在经过600
d泥龄的长期运行,当硝化再次启动后,作为硝化过程的第一步,即NH3-N向NO2-N的转化进行得非常彻底,而NO2-N向NO3-N的转化则受到严重抑制,使好氧段NO2-N大量积累而NO3-N浓度很低(<10
mg/L)。硝化重新启动之后的进、出水NH3-N浓度的变化见参考文献[4],并知硝化反应极易受到系统温度、碱度、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冲击负荷的影响,但在保证这些条件之后,系统具有极高的NH3-N转化率。图3为好氧反应过程中NO2-N浓度的变化,图4为试验期间好氧段出水NO2-N和NO3-N浓度的变化。
图3中NO2-N浓度开始下降是由于缺氧滞后所致。图4表明,当硝化再次启动后,好氧段出水NO3-N浓度都较低(除5
d异常外),一般NO3-N浓度<10
mg/L(平均为6.83
mg/L),而NO2-N浓度则远远高于NO3-N浓度,并随NH3-N转化的效果好坏而波动。
以上现象表明,在一定运行条件下、SMSBR工艺经过长期运行表现出短程硝化的特点。由于短程硝化的标志是稳定且较高的HNO2的积累,即亚硝化率较高,NO2-N/(NO2-N+NO3-N)>50%。根据参考文献[4]的报道,在本工艺的运行工况下除5d异常外,亚硝化率都维持很高的值,平均为91.6%(若包括异常的5
d则为91.1%)。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