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其它专题 >> 节能减排 >> 国家政策 >>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中国不改“十一五”目标
时间:2007-08-22  来源:  作者:
 
 

    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分析家们说,虽然中国节能降耗形势不容乐观,但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仍有可能达到。

  中国没有实现去年年初确定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去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而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仍在增长。

  但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们认为,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两个约束性指标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努力去实现。

  去年年初通过的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20062010年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代市长刘赐贵说: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

  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上半年的1.8个百分点扩大到4.1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如不尽快扭转,将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加大节能减排难度。这位人大代表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韩永文说,除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结构比重偏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外,节能投入、技术改造、财政税收和信贷政策等的完善和政策效应显现也需要一个过程。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林毅夫也指出,在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前提下,使连续几年上升的单位GDP能耗突然出现急转弯难度较大;而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

  全国人大代表、华能海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中说:对当前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应一分为二地看。

  他说,一方面这项任务确实十分艰巨,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去年节能减排指标下达后,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并未同步出台,许多地方政府抱着边干边看的心态。

  中央政府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说:粗放的增长方式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在节能减排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退路。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大型能源消耗国有企业签订了责任状,指标逐一分解;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启用区域限批政策――四大电力集团和四个地方行政区被列入环保黑名单,以遏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迅速扩张趋势。

  我感觉中央动真格的了,李中坦言,自己身上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李中说,华能电力集团已向他下达了明确的节能降耗指标,如果完不成,华能总部将在考核中给予其一票否决

  一些代表委员和有关专家注意到,中国的节能减排形势正在出现转机。

  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单位GDP能耗开始下降,这也是最近三年来的首次下降;而全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幅也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有可能实现。林毅夫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推进这项工作确实需要循序渐进,但也有赖于各级政府、各个行业切切实实地把已经分解的各项指标落实到位。

  他相信各级政府官员是完全可以跟着这根指挥棒走的。

  占世界八分之一人口的15个主要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矿产资源的一半,并在全球污染中负有80%的责任。中国占全球23%的人口,虽然能源消费总量较大并日益上升,但人均能耗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张晓松 赵晓辉 李兴文)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中国不改“十一五”目标 的资料
· 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中国不改“十一五”目标 [2007-08-24]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