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佳木斯市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一是建立了政府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机制。按照省政府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结合佳木斯实际,制定出台了《总量控制分解实施方案》,将各项指标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及各排污企业,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总量减排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排污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目前已组织对7家排污企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对排污不达标的排污企业实施了停产治理,使地区污染总量明显削减,如,佳木斯市金龙集团汤原纸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预计8月份建成并投入运行,该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
10950吨、BOD排放量219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498吨。
三是加快调整和淘汰劣势企业、产品、各落后工艺,实现节能减排。按照
“上大压小”的产业调整政策,果断关停二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通过关闭大唐集团公司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088吨,削减烟尘排放量641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6吨。天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莲江口造纸厂属于规模低于行业标准,且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十五小”企业,通过对该企业的关停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40吨,削减烟尘排放量14吨,削减COD排放量600吨。
四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能减排。在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佳木斯市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资源再利用型企业给予了政策扶持,将其作为全市环境污染整治和环保创模的重中之重,优先安排,市政府集中一部分资金给以补贴,加快了节能减排的治污步伐,如政府扶持建成的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废水治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由于该工程采用了酚回收利用工艺,每年可回收酸酚油676吨;正在建设中的黑龙江赛瑞集团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由于可实现中水回用,预计每年可节约用水中水回用24万吨。
五是实施监督管理,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严把新污染源的准入关,叫停了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新建项目,上半年对设计不合理和污染物排放得不到合理控制的20吨电解铝项目、20万吨纸浆等7大预建项目依法叫停。
六是抓好城市环保基础建设,实现节能减排。投资1.74亿元,建成了佳木斯东郊污水处理厂,使全市50%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实现达标排放,该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每年可削减COD排放量5940吨,氨氮876吨。
七是搭建环保信息平台,为企业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为了使排污企业选择到适合本企业特点,并且工艺较为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于2007年5月组织召开了环境保护治理技术及环保产品推介会,邀请国内在污水治理领域技术先进的环保治理企业和环保专家给佳木斯涉水企业“把脉会诊”,为加快污染治理的进程,实现节能减排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
是中央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佳木斯市强化环境宣传教育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与体式佳木斯日报联会创办了全国第一张地方环境宣传报――《人与自然》周刊,在佳木斯电视台新闻栏目开辟了每周一期的《环保新视窗》节目,着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报道污染治理进程,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节约资源意识、扩大公众的参与,形成了社会倡导和监督的节能减排的氛围。
八项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使佳木斯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2007年1-6月份就削减COD排放量4201.2吨、氨氮438吨、二氧化硫7825.3吨、烟尘663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