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市环保局提交给南京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参阅文件上了解到,去年,南京市坚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20多个高能耗项目被劝退否决。如法国一家企业欲投资几千万美元入驻南京化工园,但因其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硫化氢,在项目立项时就被劝退。
围绕“环境评价”这根准绳,南京市还落实工业发展向园区集中的原则,全年各级环保部门共审批工业类建设项目1369个,其中落户各类工业园区的达到1153个,占总数的八成以上。按照江苏省政府下达给南京市的二氧化硫削减指标,南京市政府以责任书形式,分解落实到全市11家重点工业企业。截至2006年底,11家企业全部制订了脱硫工程“进度表”,其中8家企业启动实施,扬子公司热电厂烟气脱硫工程采用先进的氨肥脱硫技术,总投入达到9726万元,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削减二氧化硫2万多吨。
在消除大企业工业污染的同时,南京市环保部门对“小污染源”也绝不放过,去年启动的新一轮清洁能源改造任务,在新扩“禁燃区”范围内,40台4吨以下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占在用燃煤锅炉总数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