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就是黄河源
没有滔滔洪水,没有冰川矗立,只是几块石碑,一片沼泽,还有一个冰冻的泉眼。周围的山上,有雪,但很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里就是万里黄河的源头。“这里就是黄河的源头,还是正源。”向导根秋八羊说。
在根秋八羊看来,之所以很多人对黄河源头失望,是因为这里确实已经完全没有了大河发源地的迹象。“下雪比以前少了,草长得也不像以前那么茂盛了。冬天在黄河源根本看不到活水,即便在夏天,盆地周围山坡上的积雪会融化,汇流到沟渠里,也只是像小沼泽一样,有很少的水漫流到山下。”
只有几块石碑,静静地立在那里,告诉每一位到访者,这里就是黄河源,这里就是孕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源。
现场立着的十块石碑中,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1999年6月题写的“黄河源”石碑居中,体积也最大。在现场,记者还看到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立的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石碑,立碑时间为1998年。当年,本报曾特派记者跟踪采访河南黄河漂流探险队的英雄壮举。
向导根秋八羊就住在黄河源旁边的郭祥村,自1999年设立黄河源碑刻开始,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探源、拜访、朝圣。
“来黄河源的每一个人,都是虔诚的人,也都是朝圣者。”与根秋八羊的话对应的是,在黄河源碑刻处,有传统藏饰,有红丝带,有连心结,有祈福石,也有一些写有情侣祝福话语的卡片,都使得遍地白雪、荒无人烟的黄河源俨然成为一个朝圣福地。
黄河三大主水源变小变浅,曾一度导致中下游断流
从约古宗列黄河正源一路向东,就来到了星宿海、扎陵湖和鄂陵湖,这是黄河的三大主水源。
1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星宿海所在地时,发现这个过去在当地人看来非常大的星宿海,如今已成为一个个的小水面,很多小湖泊甚至已经成为小内陆湖,与外界的水系完全断绝了联系,不再与黄河相连,也不再为黄河供水。
资料显示,玛多县原来拥有4077个湖泊,号称千湖之乡,但如今有很多湖泊干涸了、萎缩了,包括黄河源头的两大主要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也同样让人担忧。
今年6月,环保组织绿家园创建人汪永晨曾对这两大湖泊进行考察,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据记载,扎陵湖过去曾有600平方公里,现在500平方公里也不到了。鄂陵湖最大时有800平方公里,水深22米,现在湖面只有600多平方公里,水深只有17米。
从仅有一个泉眼的约古宗列黄河正源,到萎缩分裂的星宿海,再到变小变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这就是黄河源的真实现状。
绿色和平组织资深行动统筹钟峪介绍说,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源区对黄河提供的水补给,大概占到黄河水资源总量的49%。如果这个源区生态遭到破坏,或者环境发生变化,对黄河的影响将很大。
影响来得非常直接。1997年,扎陵湖和鄂陵湖的水位下降两米,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黄河源头出现了七年的枯水期,并直接导致黄河中下游出现断流。
2003年年底,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断流,近30米宽的黄河河道裸露在外面。2005年3月黄河郑州段干枯。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断流,给黄河中下游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黄河断流发生在1997年,一年断流多达226天。
特别鸣谢
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提供全程通讯支持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