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将消亡:咸海隐退进行时

时间:2009-12-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咸海的卫星图,黑色线条画出的是1960年咸海的范围。

2 “改造自然”结恶果

咸海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命运呢?原来,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造成的。

1918年,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设想将咸海南部的阿姆河和北部的锡尔河改道,以灌溉水稻、瓜类、谷子和棉花。这是前苏联的“棉花计划”,或者叫“白金计划”的一部分。当时,计划的制订者希望棉花能成为新兴的苏维埃国家重要的出口产品。

上世纪40年代,大规模的水渠工程开始兴建。不过,水渠的很多区段质量很差,很多水蒸发或泄漏,白白浪费掉。有人估计,中亚最大的水渠“夸拉昆”(Qaraqum)渠中流过的水中有30%-75%都被浪费掉了,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水渠中只有12%是防漏水的,由此可见咸海两大水源周围水渠漏水现象也会相当严重。

在上世纪60年代,每年大约有20-60立方千米的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改道,流向咸海附近的沙漠地区。

1961年到1970年间,咸海的水平线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下降;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个速度达到了每年50-60厘米;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这个速度达到了每年80-90厘米。从1960年到2000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抽出用于灌溉的水量增加了一倍,相应棉花产量也增加了一倍。1987年,咸海分成两部分:北咸海和南咸海;而到了2003年,南咸海分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咸海”其实已经不复存在,而“各自为战”的几个“小咸海”处境更加危险。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将消亡:咸海隐退进行时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