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将消亡:咸海隐退进行时

时间:2009-12-14 来源:《新京报》 作者:

曾经活跃在咸海湖面的渔船,如今只能“站”在地上了。

3 环境恶化,居民受困

而咸海也用自己的方法对人类进行了“报复”。干涸的咸海成了一个大盐库,风把这些盐吹到周围,严重地污染了农田,并且含盐量奇高的空气也对周围的居民健康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很多人因此患了各种癌症和肺病。乌兹别克斯坦因为渔业的倒闭造成6万人失业,渔船在干涸的湖床上随处可见。还有人认为,水面积的缩小已经严重改变了当地的气候,让当地的夏天更干热,冬于更长更冷。

实际上,过度取水会让咸海成为无源之湖,使之快速消亡,这很容易想到。但是政策的执行者依然不考虑修改此前的计划,并在上世纪60年代初把取水列入“五年计划”。一些参与该计划的前苏联专家甚至认为,咸海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的错误”,消亡不可避免。与其把它放在那里任凭太阳把水蒸发掉,不如动手利用这些水。看到咸海缩小的负面影响之后,前苏联还曾想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拯救咸海,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河流里的水引到咸海里,结果这个工程太过浩大,最终不了了之。

4 两个咸海,两种命运

咸海的悲剧往往被作为环境大灾难的典型案例。不过,现在咸海的命运似乎有了转机,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北咸海。该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减少了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

北咸海恢复的速度让人喜出望外。现在北咸海的深度已经从不到30米上升到了38米,达到42米的合理深度指日可待。如今,这里恢复了渔业生产,许多渔夫恢复了他们一度中断的工作,捕到的鱼还被出口到乌克兰。这种变化甚至可能使多年不见的积雨云又回到这个地区,给当地农业的复苏带来一线希望。

南部咸海所在的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状况并不很好,因此,南部咸海看起来只能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死亡难题”了。不幸的是,2003年南部咸海在水面持续下降之后成东咸海和西咸海两部分。它们水中的含盐量已经达到了每升水100克,而一般海水的含盐量只有每升水35克,现在东西“两咸海”的含盐量正快速向死海的每升水300克的水平靠近。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每年有4立方千米的地下水会涌进咸海。丰富的地下水量出乎专家的预料,但这也没法阻止咸海的干涸。从2003年起,南咸海的水面开始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下降。现在咸海南部底部的水的盐度大于上部,而且两者不再融合,这样只有上部的水在夏天被太阳烘烤,温度上升得比整个湖的水充分对流要快得多,所以蒸发速度也惊人的快。根据现在的数据估计,东咸海将会在15年内消失。

现在仍存在一线希望。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定期打开河流上的闸门,让一部分水流进南咸海。有人督促乌、哈两国政府共同恢复死海,不过看样子近期实现这个计划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页 页码:[<< 1 2 3 ] 下一页 共3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更多关于 昔日世界第四大湖行将消亡:咸海隐退进行时 的资料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