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污染治理研究

时间:2009-12-10 来源:慧聪环保网 作者:张瑞雪 汪贤强

黑淤泥的特性,为我们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了条件。一是可以改良土壤。如果我们把它运到岸边,用于改良白洋淀周边的中低产农田,将会促进农作物增产,增加农民收入。有资料显示,湖泊内的污泥的潜在价值要远比等量的河沙高,如果加以利用,将会产生更高的附加值,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二是去除同一体积的淤泥就会带来同等数量的库容。白洋淀年年因水而闹荒,库容越来越少,水体富营养化年年发生与清淤不足或不清淤有直接关系,此项目一旦纳入规划并启动实施,白洋淀的库容就会越来越大。最终也会使湖水质量在不采用任何高科技方法处理的情况下就能达到国家地表水标准。

四、淤泥的出路

解决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染问题,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解决的办法也不少。在总面积达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湖区内,还存有143个淀泊,这就意味着白洋淀湖区内有一百多个地方高出或接近现有水面,而这些地方都可以作为储存和堆放湖底淤泥的场地,结合三年大变样,在治理污泥的同时,稍加改造,做成人工岛或假山等人造景观,效果都不错。

建议有三:一是可把离湖岸比较近的污泥尽量多地运到岸上,建立临时储泥场。在春秋冬三个季节里,采取各种鼓励措施,用于改良白洋淀周边的中低产田,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可把离淀泊较近的污泥运到现有的淀泊上,这样一来虽然会缩小白洋淀现有的芦苇荡和荷花淀规模,但是,因此而产生的效益将会更大。比如,可以在现有的淀泊上开发数千亩且今后无需使用任何化肥的、优质的黑土地良田,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远远大于现有的芦苇荡和荷花淀自身的效益。三是还可在打造白洋淀精品工程上有所作为。如可利用这里的污泥在淀泊上有意识地修建一两个假山或龙脊梯田,这会为日后白洋淀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消费卖点。一旦建成就可以在这肥沃的“黑山”上植树、栽花,修建亭台楼榭,下半部分可栽竹等,再下还是原来的芦苇荡和荷花淀。同时,也可在湖岸与“山上”之间修建索道[4],看上去就会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气势上要比现在“平展展”的白洋淀大得多,何愁今后的旅游业没有更大的发展。

五、清淤的方法

清淤可以有多种方案,仅列举几个,通过比较便见优劣,从而找到真正适合白洋淀清淤的最佳方法。

一是采取排除所有湖水,在冬春两个季节通过大量的机械化设备进行清淤。此做法好处是清淤较彻底,水质恢复快;缺点在于投资巨大,会造成至少两年不能正常蓄水,而且还要把现有的湖水全部“扔掉”,从而会给白洋淀水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代价极其惨重,更会造成数亿立方米湖水的巨大浪费,这与当前极度缺水的白洋淀实情极不相符。因此,此法实不可取。

二是在有水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数量的机械挖泥,用大量的简易排船储运污泥,并采取多个施工点分步推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清除[5]。白洋淀的水“不太深”,又非常的珍贵。在不丢失湖水的情况下,通过跨年度的并且一年四季不间断的清淤,同样可以使白洋淀的湖水通过自身调节达到净化目的。表面上看在清淤过程中会造成局部水体浑浊污染,但是并没有关系,因为,污泥大量减少后,湖底对水体的吸附力会增大,水中的沉淀物要比清淤前沉降的快得多,施工结束后水的清洁度会比以前变得更好。所以,此法比较符合白洋淀的实情。

三是不能等到湖水水质恶化时才想到清除污泥,为保证今后湖水的稳定,就要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抽泥机械装备可借鉴施工建筑的灌浆原理,就像采沙船一样,流水作业,不间断清淤。在现有技术设备上,稍加改动就能达到技术要求。初步设想是:在一条小船上设计两三个抽泥泵,通过数控模型设计控制它的升降,泵的底部如同一个反扣的大锅一样,让它紧贴污泥,在抽取时产生较大震动,就会抽取很多污泥。然后把这些混合物抽到一个排船(至少有1000平方米)上,上面建有很多水槽相接,让污泥在水槽的流动中沉淀,最后把剩余的污水通过管道排入湖底,划区域、依次作业。在提高污泥提取效率的同时,也不会因清淤而造成对整个水面的污染。

如果能把排船上的沉淀污泥随时进行深度再处理,如通过机械挤压水份,使它呈砖型或湿粉的话,就会为抽取污泥、运输、工程建设创造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程链。如此一来所有湖泊内的污泥将不再成为水体污染的元凶,而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可利用价值的资源,到那时所有的江河湖泊的污染问题才有望得以更好的解决。污泥治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利国利民,功在当代,造福人类,极有推广价值。

上一页 页码:[<< 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