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兮归来——一个湖泊的重生

时间:2009-12-14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作者:白波

“你可以离开明媚你的阳光,但你离得开怀抱你的大地吗?你可以放下美丽你的云雨,但你放得下丰盈你的草木吗?你可以舍得承载你的岁月,但你舍得了依恋你的人民吗…… 你离去时风一样的脚步,重重地叩在我们心间......”这是一位网友在听闻东居延海干涸后写下的一段话。

上个世纪末,众多游客都曾站在东居延海干裂的湖床上发出过神往复神伤的喟叹。如今,在流域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历史上的浩浩大湖重新活过来了!截至8月20日,东居延海已经实现了连续5年不干涸。

居延海—— 一幅绵延的历史长卷

据《丝路传说》中记载:“从盘古开天地时起就有居延海,在很长时间里,这里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汪洋大海。南北朝的郦道元为《汉书.水经》所作注中说:“泽在故城东北,《尚书》所谓流沙也。形如月生五日,弱水入流沙,沙与水流行也”。其意是弱水环城入古泽,古泽通串五个小湖,水域浩淼。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内陆湖之一。原始社会的北狄、夏商周时的乌孙,先秦时期的大月氏等诸多少数民族,都曾在这一带逐水草而居。这里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汉代就开始了农业耕作。

居延地区还是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北朝时期柔然占领这里,隋唐时这里属于突厥,宋代时是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依傍居延海而建的居延城、黑城等是当时的边塞重镇。汉、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黑河两岸、居延之滨,策马扬鞭、东征西讨,留下自己的历史印记。骠骑将军霍去病从居延地区北击匈奴,“飞将军”李广多次饮马居延海,苏武在此茹毛饮血,持守汉节,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跟随西域的驼队游历居延海,清朝时,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在居延海边洗去满身的疲惫和耻辱。嘶鸣的战马、四起的狼烟让文人墨客们暂时忘却了春花秋月、雨露霜雪,一时间涌现了众多的边塞诗作,唐代诗人王维、陈子昂、胡曾都曾对居延地区的风物人情作过不朽的咏叹。居延海及其周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发育了根深叶茂的人文生态,承载着绵延厚重的历史文化。

居延海—— 一曲哀婉的水之悲歌

古时的居延海,不仅滋养了各具特色的文明,而且保持了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堪称下游绿洲的“生命之海”。两汉时期,这一区域植被群落远比现在稠密高大,处于繁茂的原始森林状态,东居延海水生环境肥美,盛产鲫鱼、白鲢、大头鱼等鱼类,清代时曾有300多户以捕鱼为生。20世纪20-30年代,瑞典人斯文赫定进入居延考察时,曾用胡杨作舟,曾在居延海撒网捞鱼。20世纪40年代中期,居延三角洲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1944年初,农业经济学家董正均先生在《居延海》一书中这样描写居延海:“时见马饮水边,鹅翔空际,鸭浮绿波,碧水青天,马嘶雁鸣,缀以芦苇风声,真不知为天上人间”。

进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游人口快速增长,灌溉农业迅猛发展,进入下游的水量锐减。黑河下游狼心山断面的来水量由50年代的8.2亿立方米减少到90年代的3.47亿立方米,最少年份1991、1992、1994、1997四年平均才有2.35亿立方米。1961、1992年西居延海、东居延海分别干涸,额济纳绿洲的16个泉眼、4个沼泽地也随之消失。来水量减少加之下游不合理的垦牧活动,导致湖泊消失、河道断流,地下水失去充足的补给、埋深下降,矿化度升高,植被因缺乏适宜的水分条件而不断退化,下游绿洲持续萎缩,气候不断劣变,沙尘天气明显增加。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伤264人,沙尘源区就在以东、西居延海为核心约2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每年春季,烈烈朔风卷起居延海湖底的沙尘,飘散弥漫于我国西北、华北上空,呼啸的风声如泣如诉,向人们述说着居延海的兴衰往事。

居延海—— 一个美丽的重生故事

黑河下游生态恶化的局面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0年决策实施黑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2000年1月26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在甘肃省兰州市挂牌成立, 2001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2002年7月17日17时,经过调度的黑河水到达河流尾闾——东居延海,一条完整的黑河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2年9月至2003年10月,黑河水又连续3次进入东居延海。由于蒸发剧烈、缺乏后续水源补给,此时的东居延海水面仍难以常年维持。

2004年,黑河管理局党组成立后,针对黑河特点,在水量调度的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尝试,提出了“两个确保”(确保完成调度任务、确保输水到东居延海)的调度目标,实现了由半年调度向全年调度、由应急调度向全面履行流域管理职责的过渡和转变,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内陆河管理模式。2005年首次实现东居延海全年不干涸。2006年协调有关方面,在上游来水持续偏枯,中游旱情严重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延长闭口时间,向东居延海补水。2007年,甘肃省水利厅、张掖市政府和水务局按照流域管理机构统一部署,积极协调灌溉与调水矛盾,克服工程设施不配套、水调经费缺乏等诸多困难,年内黑河水两入东居延海。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