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名湖市长聚首江城

时间:2009-12-15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陈自力

11月3日,东湖、西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中国九大名湖的所在地的市长在汉聚集,以“保护湖泊·共商城市发展对策”为主题进行讨论,与会市长们一致认为:“湖兴则城市兴”,湖泊已成为城市生命力的象征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

武汉市市长阮成发:11湖向长江“靠拢”

2006年,武汉启动“清水入湖”截污工程,已投入8亿多元,截断中心城区40个湖泊224个排污口,到今年底,中心城区40个湖泊、281个排污口将全部实现截污,彻底终结城市污水直排入湖的历史。目前,汉阳龙阳湖、三角湖、墨水湖、后官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六湖连通”工程成功进行了调水试验,动态水网初步形成。武汉将投资158亿元,使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6个主要湖泊,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5个子湖与长江连通,实现江湖相济、湖湖相通,打造中国最大的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国内一流的生态旅游区、国际知名的水环境水生态科教示范基地。

大理副州长许映苏:成立“护湖公司”

洱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是大理的“母亲湖”。2003年,洱海大规模爆发蓝藻,部分水域首次退化到五类水质。

大理除了截污、退塘还湖、退耕还林、退房还湿地、出台水法等,还专门增设了流域乡镇环保工作站,聘请滩地协管员、河道管理员和垃圾收集员,负责洱海滩地和入湖河道的常年管护及日常保洁。组建了洱海保护治理国有投资公司,2003年以来,大理州累计投入15.1亿元资金实施了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六大工程”,在未来几年内将计划投入27亿元资金,对洱海进行全面的科学保护和污染综合防治。

2004年以来,洱海水质持续得到改善并总体保持Ⅲ类,2008年有半年以上达到Ⅱ类水质,“洱海经验”被国家环保部向全国推广。

九江市市长曾庆红: 情愿经济发展慢也不能污湖

九江境内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几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被富营养化的湖泊,鄱阳湖的水质一直保持在Ⅲ类水体水质标准以上,鄱阳湖的支流湖泊——庐山西海308平方公里的水域中,繁生着对水质要求极高、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桃花水母。

鄱阳湖水质优良关键是上游来水都是高山流水,入湖水质较好;另外,九江市也兴建了11个污水处理厂,堵住了大部分排入鄱阳湖的污水。

为保持这难得的一湖“清水”,江西省制定严格的法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湖体核心区属于禁止开发区,沿湖3公里范围内都属于限制开发带。情愿经济发展慢一点也不能以污染湖泊为代价。

玉溪副市长谢兴荣: 拒绝“恶邻”入内

抚仙湖是全国第二深淡水湖泊,是珠江源头第一大湖,也是九个湖泊中唯一一个一类水质湖泊。

抚仙湖除了保护措施到位外,重要的一点是拒绝“恶邻”入内。玉溪投资3.7亿元、全长23.45公里的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建成通水,改变了湖水的千古流向,截断了星云湖每年4000多万方劣五类水流入抚仙湖,使抚仙湖水倒流进入星云湖。湖水多绕行150公里后汇入南盘江,保护了抚仙湖,改善了星云湖水质,有效解决了玉溪市中心城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上一页 页码:[1 2 >>] 下一页 共2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