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截流式分流制
截流式分流制是在完全分流制的基础上增设雨水截流井,把初期雨水引入截流干管与污水一并送至污水处理厂,中期以后的雨水则经雨水干管直接排入水体。该系统仅截流初期雨水,与截流式合流制相比管渠断面相对较小,管内水量水质相对稳定,对污水厂冲击较小,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小。适用于按分流制建设的小城镇扩展建设区。
2.3 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是沿河修建截流干管,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截流井。旱季时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厂,雨季时截流干管将部分雨水和城镇污水一同送至污水厂,超过截流干管输水能力的混合水则通过截流井泄入水体。该系统节省空间和投资,适用于老城区和建成区排水系统的改造。
2.4 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雨、污水用同一管渠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这种方式对水体和环境污染最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水和雨水的资源化,但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对于街道狭窄难于改造的老城区的支户线,将其合流管道与城镇污水管道相接,可将雨污水一并送入污水厂处理。
2.5 直排式合流制
将城市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渠收集,不经任何处理就近排入水体,该排水体制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巨大,需逐渐加以改造。
3 影响排水体制选择的因索
3.1 坏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城镇基本以外延式发展模式发展,但排水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多数现状道路下均未敷设污水管道,大量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和雨水一起排入自然水体。城市水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持续发展的瓶颈,对整个城市排水体制的系统治理目的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
3.2 城镇建设因素
沿城市道路进行大量的污水管铺设即需要大量的资金,又需要考虑现状管线、交通疏解、拆迁征地等。这样浩大而烦琐的工程从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考虑都是不现实的。截流合流制仅需要沿受纳河流敷设截污干管,与分流制改造相比从工程投资到拆迁征地都减少很多,而且也有很大的可操作性。
3.3 经济因素
从基建投资方面来看,完全合流制只需一套管渠系统,其断面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管渠基本相同,投资最省。截流合流制投资低于完全分流制,截流合流制因没有雨水排水系统,所以其投资最省,施工期最短,发挥效益也快。
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完全合流制管渠维护管理较简单,管渠中的沉积物可利用雨天的大流冲刷,但污水设施因睛雨天的排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增加了运行管理上复杂性。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 - 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技术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48982号-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城科会办公楼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