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技术专题 >> 直接城市排水 >> 新闻 >> 

小城镇排水体制选择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1-04-26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作者:

3.4 初期雨水处理因素

城市化发展导致了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初期雨水的污染程度通常超过城市污水。但目前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对雨水径流污染尚未足够的重视,缺少的法规和技术规范。

若采用分流制排水,不仅耗资巨大且存在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隐患。采用完全合流制排水,则对自然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采用截流制合流系统不但可以处理初期雨水,而且在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等方面均强于以上两种排水系统。

4 小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及案例分析

4.1 选择原则

小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应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水体状况、气候特征、居民生活习惯、原有排水设施、污水处理和利用、社会经济条件等,以污雨水的资源利用、保护水环境为原则,充分利用原有排水设施,慎重对待老城区管网改造,提高可操作性。

4.2 新建和扩展建设区域的排水体制

4.2.1 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分流制相结合。

在珠海市主城区的排水系统设计中,结合地区特点,采用了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分流制相结合的排水体制。

珠海市主城区具有如下特点:排水系统随区域建设已逐渐按分流制实施;该地区地势平坦,管道铺设坡度受限,如采用合流管道则暴雨期问易积水,混合水可能会漫流;区域常年降雨量少且集中,雨水输送非连续性和暴发性突出,合流制对污水厂运行的冲击较大。考虑以上特点和现有排水设施等因素后,设计在维持已有分流排水体制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完善的方法,增设雨水截流井,污水厂增设深度处理单元。

4.2.2 完全分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相结合

在汶川援建的小城镇排水管网的设计中,选择了截流式合流排水体制。

汶川县绵镇均具山地丘陵特点,地形坡度大,现状排水为合流制。绵镇污水排入长江支流岷江,三峡工程实施必对其上游排入水体的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经综合考虑后,该地区采用截流式合流排水体制。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