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技术专题 >> 直接城市排水 >> 新闻 >> 

小城镇排水体制选择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1-04-26 来源:中华论文中心 作者:

4.3 老城区采用合流与截流相结合的排水体制

小城镇老城区建设规模已基本固定,街道狭小、建筑物密集、商业繁荣、交通拥挤是其特点。老城区排水多为合流制,由管渠、边沟、小溪和冲沟构成,有的管涵上部已修建房屋,因此在老城区,将原有合流排水系统改造为截流式合流排水体制具有可操作性。在改造工作中,首先应对现状排水系统进行调查,对管道位置及埋深、管径及输水能力、使用年限及运行现况等进行核查后再确定改造方案。

在台山市老城区排水系统改造时,采用了在台城河道两侧修建截流干管,将排入边沟、冲沟的雨污水接入道路下原有的排水管道中,然后再接入截流干管的方案,在适当位置设置了截流井,在溢流排水口没置了止回阀以防止江水倒灌。

4.4 合理确定截流倍数

汶川县绵镇具有如下特点:库区多为山地和丘陵地形,降雨强度较大;库区河道水系丰富且具有较好的水体自净能力;老城区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有限,地面透水性较差。结合以上特点,并综合考虑库区小城镇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将截流倍数取为2。

5 建议

5.1 确定小城镇排水体制时不能一概而论,新建和扩展建设区域宜采用分流和截流相结合的排水体制,老城区宜采用合流与截流相结合的排水体制。

5.2 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时应考虑截流水量,在设计和运行中应考虑雨水特征。可在处理厂建设调节水池,旱季时作为健身场所,雨季时储水削峰。

5.3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原有雨水系统难于满足暴雨要求,计算雨水量时应考虑暴雨的突发性和峰值系数,尽量运用自然生态措施加大雨水的下渗,减少径流量。

上一页 页码:[<< 1 2 3 4 ] 下一页 共4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微水会

第十六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水的再生与回用》
    作者:【美】林宜狮
    内容简介:

合作邀请:010-8858538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