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 | 水务大会 | 中国水协 | 新闻 | 专题 | 企业之窗 | 求职招聘 | 会展 | 招标信息 | 行业分析
·学术 | 学术论坛 | 行业手册 | 专家 | 书籍 | 行业图纸 | 论文下载 | 软件 | 通知公告 | 工程范例
·交流 | 资料搜索 | 业内辩论 | 点评 | 留言 | 在线投稿 | 网站服务 | 会员 | 友情链接 |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都市世界 能源世界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技术专题 >> 水污染控制和水资源保护专题 >> 城市水循环利用与污水资源化 >> 地方风采 >>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
时间:2007-12-28  来源:  作者:
 
 

       “九五以来,乌鲁木齐市抓住国家政策西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了以环境保护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投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促进乌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建设的宏伟目标,本着互惠互利、融合双赢的指导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和WTO入世机遇,积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打破以往城市建设投融资平稳运行的格局,采取合作、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实力企业(个人)对我市污水处理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

一、乌鲁木齐市水资源及污水处理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是一座拥有22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地处天山北麓沙漠边缘,城市主要水源来自天山山脉积雪,是全国三十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市排水干管已发展383公里,市区基本实现了排污管道化,我市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每日排污量为58m3左右,每年污水排放量21100m3。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将会飞速发展,要将乌鲁木齐是建设成现代化的商贸城,供水事业和其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城市供水事业将有新的飞跃,城市总体规划和供水、排水专业规划;2005年,乌鲁木齐市供水能力将达到93m3/d,排水量将达到74.6m3/d2020年,乌鲁木齐市供水能力将达到148m3/d,排水量将达到118.1m3/d
  乌鲁木齐市目前有6污水处理厂已投运,分别为河东污水处理厂20m3/d,采用A-B工艺;七道湾污水处理厂7m3/d,采用氧化沟工艺;红桥污水处理厂3m3/d,采用A-B工艺;雅山污水处理厂5m3/d,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头区污水处理厂1.5m3/d,采用改良SBR工艺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以上污水处理厂除红桥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外,其他污水处理厂出水均执行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为减轻污水对地下水源的污染,缓解并改善水源紧缺状况,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河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奠基,工程建设期为两年半,预计到2005年建成投产,扩建规模日处理能力20m3

自来水用水结构和价格

用水类别

用水结构(%

水价(/m3)

污水处理费(/m3)

生活用水

66.83

1.53

0.30

工业用水

14.20

1.53

0.30

经营服务性用水

16.84

2.33

0.30

特殊行业用水

0.45

7.46

0.30

绿化消防环卫用水

1.05

1.03

0.10

基建用水

0.63

3.03

0.10

  目前,在征收的污水处理费0.30/m3,其中实际污水处理费0.20/m3

二、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介绍

  乌鲁木齐市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河东污水处理厂,该工程概算投资3.09亿元,其中包括1000万美元引进北欧国家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贷款。建设工期四年。19958月正式动工建设。19977污水处理区首先建成并投入运行,199911月工程全面竣工。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B法,日处理污水20m3,占目前市中心区域日排污量的1/3以上。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处理后的污泥符合《GB4284—84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中水用水结构和价格

用水类别

用水结构(%

水价(/m3)

农灌绿化用水

95.7

0.10

非农灌绿化用水

4.0

0.40

  目前污水处理收费偏低,加之财政负担过重,没有更多的财力予以补贴,从而极大地阻碍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生产的正常运行,抑制了环保效益的发挥,导致污水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地得到利用,使污水处理不能纳入良好的运行轨道。

三、对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必将带动乌鲁木齐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每年城市供排水总量也将持续高速增涨,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商贸城的历史进程中,随着乌鲁木齐市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的日益加大,由此引起的污染问题已愈来愈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城市水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水源的日益匮乏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而城市排污量的持续增涨与排污治理工业发展缓慢产生的新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调节作用保护和扶持污水处理厂生存和发展。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1
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化、市场化进程
  长期以来,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资金、运行及维修费除依靠收取少量的污水处理费外,均由政府投入,靠城市建设资金维持生存与发展,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较低。多年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又使我们机构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包袱越来越重,而真正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维护的资金却越来越匮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的发展扩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大量增加,城市污废水的排放量随着加大。仅靠政府投入和极少的污水处理费,无法形成污水处理的良性循环。只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加快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多元化投资体制,鼓励、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城市污水处理事业,同时要转变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必须由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的观念,解放思想,采用一切有利于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办法,鼓励各种经济成份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污水处理投融资和运营管理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提高城市污水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
逐步完善城市污水收费制度,积极推进城市污水的产业化进程
  污水处理收费制度的不完善,一直是阻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企业化、市场化的重要因素。怎样才能实现污水处理的企业化,使污水处理企业真正走向市场,首要问题必须是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只有依照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实际成本、建设资金、还贷及微利等因素合理定价,才能为企业最终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城市排水事业的良性发展。
  通过逐步地适度地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使收费总额最终达到保证污水厂正常营运的基础上,略有盈利的水平,使污水处理厂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另外,通过适当降低污水处理厂电费和水费,以及税费减免的政策性优惠,以利于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减轻企业和政府的负担。
3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合理配置水资源。
  经过严格的二级处理的污水质完全符合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优于国家农灌和绿化水质要求,是一笔水的再生资源。以河东污水处理厂为例,如果河东污水处理厂每年处理的7000m3污水全部用于农灌,年可引灌大约18万亩农田,经济效益显著。若将处理后的污水资源化使用,合理调整城市用水总体结构,并实现再生水源的有偿使用,体现出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不仅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也可为污水处理厂解决部分运转经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体现资源共享,合理配置的原则,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应打破在共同水域内人为分割的水资源使用垄断权,实现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同时,通过对不同水质(如自来水、地下水、再生水、d然雪水等等)制定不同价格,建立优质高价,低质低价的价格管理体制,利用价格手段调节不同用户对不同水质的需求量,达到合理配置水资源,有节制地开采、利用现有水资源的目的。
4
河东污水处理厂现存在的问题
  河东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0m3,年处理能力约7000m3。夏季每年4月中旬~10月中旬近3500m3处理后的达标中水游有95.6%用于农灌、绿化;由于河东污水处理厂下游地区无大型蓄水库,每年冬季由于没有储备水资源的厂所,近3500m3处理后的达标中水流入戈壁荒滩上,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为解决冬季处理达标污水的排放,我厂被迫以免费用水为代价换取下游用水单位的冬季分流。这直接影响到中水的收费,每年我厂中水收费只能收取25万余元。而每年夏季,我厂处理后的中水又远远不能满足下游用水户的需要。目前我厂我厂只能引流灌溉近1.5万亩农田。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修建大型蓄水库。即解决了冬季污水的出路,又解决了夏季需大于供的矛盾,还解决了中水收费的问题。
  由于污水处理收费偏低,又不能足额到位,加之财政负担过重,没有更多的财力予以补贴,使污水厂的生产运行举步维艰,若长此以往,一是导致污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使用,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二是阻碍了河东污水处理厂生产的正常运行,最终导致这项耗资近3亿元的大型污水处理陷入停产瘫痪的困境;三是得不到处理,造成二次污染,对下游居民的生活及经济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能只考虑厂区,还应充分考虑处理后污水的出路。
  加大对中水利用的宣传力度,做好公众的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明确中水的用途。特别是向周边的工矿、企业宣传,通过建立城市污水收费机制,加大企业和居民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投入,引导消费结构的调整,工业用自来水1.53/m3,中水只有0.40/m3,政府也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加达水资源的再生利用率。当然,配套的管网建设也应到位。这样,即能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的再生利用。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业内交流
更多关于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 的资料
· 贵州安排一亿元推进减排:3年完成污水垃圾处理 [2008-10-15]
· 积极推进“科学治太” [2008-09-24]
· 今年广州推进20条河涌整治 河流环境改善 [2008-09-22]
· 甘肃强力推进污染减排 [2008-09-19]
· 发展循环型工业推进减排 [2008-09-08]
 

热点专题

2018水世界企业高级会员

第十二届中国城镇水务大
最新更新论文
最新图纸更新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氧
·絮凝沉淀池图纸
·臭氧消毒制备间及接触
·气浮机图纸
·造纸废水全套图纸
推荐书籍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作者:任南琪
内容简介: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水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指定网站 国际水协会中国委员会工作网站
全国中长期科技发展十六项专项之一、中国十六大中长期重点专项-中国水体污染防治重大专项发布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09 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2082号-1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947号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814
版权所有: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投稿 -